压力容器

聚焦技能贵州讲述职教故事黔东南州

发布时间:2023/1/26 21:43:41   

本文同步刊发于年12月22日《贵州日报》

作为黔东南地区唯一一所以工科为主、机电并重、理技一体、专业齐全、特色突出的技工院校,黔东南工业学校(黔东南技师学院)至今已有42年历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该校秉承的办学理念,目前开设有电子技术应用、数控加工、建筑施工等14个专业47个工种,与省内外多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每年培养名“能工巧匠”,助力黔东南州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该校肇始于年,前身是黔东南州技工学校和黔东南州水电技工学校,年10月,两校合并组建为黔东南州工业学校(黔东南州技师学院)。年1月经省政府批复同意设立黔东南技师学院,学校正式更名为黔东南州工业学校(黔东南技师学院),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是名副其实的老牌技师学校。

在四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该校获得多个重要表彰:年被评为省级重点技工学校;年被评为省级重点职业学校;年被评为贵州省首批6所省级示范职业学校之一;年被评为国家高级技工学校……

老树开新花。学校根据市场需求开设土木水利类、加工制造类、交通运输类、信息技术类、文化艺术类等5个专业系部。本着“市场定位专业、岗位决定课程、内容服务学生”的专业建设理念,主动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用人需求,建立了对接产业、企业、岗位的专业建设机制和专业设置的动态调整机制。

“近年来,我们不断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学校专业结构,学校已从过去单一的技工教育发展成为现在的集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安全教育、职业资格鉴定、技能孵化、创新创业为一体的多种教育形式并存的综合职业技能教育基地。”该校负责人说,同时学校一直在探索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教学方法改革,大力推行一体化教学,课程体系不断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增强了传统专业的适应性及优势。

学校紧紧围绕“笃学励能,厚德行远”这一校训,从学生可持续性发展出发,在提升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紧抓学生思想品德培养,开创了一整套别具特色的德育教育体系。

首先,通过亲情陪伴式教育,培养学生爱心、责任心、自信心和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人文素质。通过开展道德大讲堂、职业素养课程,培养学生敬人、自律、适度、真诚、懂礼守法的文明礼仪。

其次,实施“三自”教育,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职业素质。同时推行拓展训练,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再者,开发第二课堂,培养学生与人交流、团队合作、创业创新的工作能力。力求使学校培养的学生综合素养突出、专业技能扎实,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一代职场人。

“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州五好基层党组织”“全省技工学校先进集体”“全州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这些满满的荣誉都是对学校工作开展的肯定。

如今,该校的办学模式、教育教学、学生管理、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改革、技能培训等方面在全州20多所职业学校中起着很好的示范及引领作用。

目前,该校共为社会培训建筑工、汽修、机械、数控、电子电工、焊工、起重工、司炉工、厂驾、压力容器操作工、电梯工、计算机等专业学员3万余人,学校正朝着成为服务经济社会能力强、办学特色鲜明、西南地区知名、省内一流的技师学院大跨步迈进。作为黔东南地区唯一一所以工科为主、机电并重、理技一体、专业齐全、特色突出的技工院校,黔东南工业学校(黔东南技师学院)至今已有42年历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该校秉承的办学理念,目前开设有电子技术应用、数控加工、建筑施工等14个专业47个工种,与省内外多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每年培养名“能工巧匠”,助力黔东南州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该校肇始于年,前身是黔东南州技工学校和黔东南州水电技工学校,年10月,两校合并组建为黔东南州工业学校(黔东南州技师学院)。年1月经省政府批复同意设立黔东南技师学院,学校正式更名为黔东南州工业学校(黔东南技师学院),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是名副其实的老牌技师学校。

在四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该校获得多个重要表彰:年被评为省级重点技工学校;年被评为省级重点职业学校;年被评为贵州省首批6所省级示范职业学校之一;年被评为国家高级技工学校……

老树开新花。学校根据市场需求开设土木水利类、加工制造类、交通运输类、信息技术类、文化艺术类等5个专业系部。本着“市场定位专业、岗位决定课程、内容服务学生”的专业建设理念,主动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用人需求,建立了对接产业、企业、岗位的专业建设机制和专业设置的动态调整机制。

“近年来,我们不断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学校专业结构,学校已从过去单一的技工教育发展成为现在的集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安全教育、职业资格鉴定、技能孵化、创新创业为一体的多种教育形式并存的综合职业技能教育基地。”该校负责人说,同时学校一直在探索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教学方法改革,大力推行一体化教学,课程体系不断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增强了传统专业的适应性及优势。

学校紧紧围绕“笃学励能,厚德行远”这一校训,从学生可持续性发展出发,在提升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紧抓学生思想品德培养,开创了一整套别具特色的德育教育体系。

首先,通过亲情陪伴式教育,培养学生爱心、责任心、自信心和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人文素质。通过开展道德大讲堂、职业素养课程,培养学生敬人、自律、适度、真诚、懂礼守法的文明礼仪。

其次,实施“三自”教育,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职业素质。同时推行拓展训练,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再者,开发第二课堂,培养学生与人交流、团队合作、创业创新的工作能力。力求使学校培养的学生综合素养突出、专业技能扎实,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一代职场人。

“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州五好基层党组织”“全省技工学校先进集体”“全州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这些满满的荣誉都是对学校工作开展的肯定。

如今,该校的办学模式、教育教学、学生管理、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改革、技能培训等方面在全州20多所职业学校中起着很好的示范及引领作用。

目前,该校共为社会培训建筑工、汽修、机械、数控、电子电工、焊工、起重工、司炉工、厂驾、压力容器操作工、电梯工、计算机等专业学员3万余人,学校正朝着成为服务经济社会能力强、办学特色鲜明、西南地区知名、省内一流的技师学院大跨步迈进。

图片 黔东南州工业学校提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吴悦月潘国虎

编辑侯帮虎

编审李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315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