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压力容器 >> 压力容器发展 >> 解读县域经济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向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向
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打破传统发展模式束缚,增强活力,壮大实力,提升综合竞争力,把县域打造成富民强省的重要支撑。
一要坚定不移走转型升级之路。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大力淘汰落后产能,筑牢创新链、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构建起优势突出、结构合理、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二要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集中治理地下水超采、土壤退化、面源污染等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倡导落实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三要坚定不移走融合发展之路。解决城镇化水平较低、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较为薄弱、产业结构和城乡布局不够优化等难题,要坚持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双轮驱动,充分发挥县城龙头带动作用,打造高品质特色小镇,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济南市县域经济发展基本情况:县域工业经济特色化逐步显现
近年来,济南市章区、历城、长清、平阴、济阳、商河6个县(市)区结合自身实际和优势,充分利用扶持政策,积极培育新动力,努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产业发展特色化和专业化有了长足发展,均保持了8%左右的中高速增长,章丘区和历城区生产总值均超过亿元大关,但增速普遍有所下降。
近年来,全市6个县(市)区重点围绕自己的优势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延伸产业链条,县域工业经济发展已经从多样化、碎片化逐步向特色化、专业化迈进,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和项目,某些县域特色经济已成为支撑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其中,济阳“一区一园一产业”品牌叫响,区域竞争力明显增强;食品饮料产业集聚效应显现,全区国际、国内顶级食品企业20余家,食品工业产值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长。
平阴扎实做好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玛钢流体产业园、炭素产业园、玫瑰产业园建成使用;章丘按照“龙头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方向,逐步做大做强交通装备、机械制造、精细化工、食品饮料等四大产业集群,已经形成以为主体的交通装备业,以海尔电机、汇丰机械为主体的机械制造业,以圣泉、明水为主体的精细化工业,以可口可乐、康师傅为主体的食品饮料业等四大主导产业。济南经济开发区(长清)高端机械装备、压力容器、现代建筑等产业集群形成;建筑产业化示范区概念性规划完成,以万斯达、平安、汇富等为龙头的建筑产业化集群初具规模。商河现代农业、花卉产业等也形成了一定产业优势。各具特色的产业大大增强了本地综合实力,促进了全市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图片资料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