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压力容器 >> 压力容器市场 >> 润邦股份2018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润邦股份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概述
年,面对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贸易摩擦加剧等外部发展环境的各种变化,公司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继续围绕公司制定的打造高端装备板块与节能环保板块双轮驱动高效发展模式的战略转型方针,深入推进企业战略转型升级,加快国内外市场拓展步伐,加强企业自主创新研发,努力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万元,同比增长6.3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73万元,同比下降23.03%。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08万元,同比增长4.31%,净资产,.86万元,同比增长2.23%。 1、加大危废处置领域投入,扩大环保产业布局,持续推进战略转型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按照打造高端装备板块与节能环保板块双轮驱动的高效发展模式的战略转型方针,持续推进公司战略转型升级。公司全资子公司南通润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与公司高管共同出资设立南通瑞诚环保科技企业(有限合伙),该合伙企业将围绕国内外危险废弃物处理处置、污泥处理处置等领域的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布局。年4月,产业并购基金--南通润浦环保产业并购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继续增持湖北中油优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7.76%的股权。截止本报告期末,润浦环保共持有中油优艺26.64%的股权。年7月,润浦环保投资吴江市绿怡固废回收处置有限公司10%股权。中油优艺和吴江绿怡主要从事危险废弃物等固体废弃物处置业务,这将进一步强化公司在危废处理处置服务领域的业务布局。 公司目前正在筹划发行股份购买中油优艺73.36%股权。本次收购完成后,公司将直接持有中油优艺73.36%股权,公司控制的润浦环保持有中油优艺26.64%股权,合计将控制中油优艺%股权。公司拟通过本次并购深化公司在节能环保领域的业务触角,以危废处置细分领域为战略落脚点,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和新的增长点。 2、强化项目管理,努力践行完美履约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强化对合同执行各个环节的管理,特别是加强对项目管理环节的管控,通过内部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完美履约意识,努力提升公司完美履约能力,提高合同履约质量,保证各项合同的顺利履约。 报告期内,润邦重机与福建省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1台吨绕桩式海洋风电安装重型起重机合同,这是润邦重机获得的第四套绕桩式大吨位海洋风电安装重型起重机订单。 报告期内,由公司全资子公司润邦重机为客户制造的一台杰马/GENMA30吨浮船坞吊顺利装船发运。由润邦重机为山特维克制造的大型回转式堆取料机于报告期内顺利发运,该产品系润邦重机为位于美洲昀大的煤矿出口码头——加拿大温哥华Westshore码头制造的第三台堆取料机。润邦重机为印尼客户制造的一台桥式抓斗卸船机在报告期内顺利交付客户。目前,该产品已正式在印尼CIGADIN港投入使用。报告期内,公司控股子公司润邦卡哥特科两台岸边集装箱起重机(STS)成功装船发运往荷兰鹿特丹港,标志着公司在港口机械市场又迈出重要的一步。 润邦海洋为客户建造的华电稳强号自升式海上风电作业平台于年初开工,于年初顺利交付客户。报告期内,润邦海洋积极拓展市场,不断优化业务和产品结构,努力消化现有产能。润邦海洋为恒力石化(大连)炼化有限公司制造的压力脱氢反应器、为华电重工、振华重工以及中交三航等客户制造的海上风电单桩基础及附属构件也于报告期内顺利发运。 3、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不断推进公司的国际化进程 公司一直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通过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市场调研,公司逐步在相关国家展开业务布局。报告期内,公司全资子公司润邦重机在印度投资设立了子公司,业务范围同时辐射周边相关国家。另外,润邦重机还在德国等地设立了子公司,继续在全球市场加大了对国际营销网络和售后服务网络的布局。 目前,公司已在中国香港设立全资子公司润邦香港,在新加坡、芬兰、印度、德国、哥伦比亚等国家设立了参控股子(孙)公司,并在东南亚、南美、印度、南非、德国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点,并逐渐形成一支集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售服等领域的专业化人才队伍,公司的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 4、加强自主创新研发,提高核心竞争力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高度重视自主创新研发,不断提高研发投入,打造核心战略产品,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年,公司获授权专利共38件。其中:发明专利15件;实用新型专利23件;软件著作权登记2件,多个产品获高新技术产品认定证书。 公司全年新增内部科技研发项目立项40项,获各级政府科技计划项目立项11项。报告期内,公司物料搬运装备品牌杰马/GENMA推出了更加智能、高效、环保的新一代移动式港口起重机和装船机。 报告期内,润邦重机企业技术中心被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建设为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被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认定为江苏省工业设计中心,润邦重机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同时润邦重机顺利通过由国家工信部授权认证机构开展的关于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认定,旗下品牌杰马/GENMA轮胎式港口移动起重机、0吨绕桩式海洋风电安装起重机被国家经信委认定为江苏省首(台)套重大装备产品,智能型多功能移动式港口起重机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被江苏省机械工程学会评为江苏省机械设计与产品创新奖一等奖。润邦卡哥特科荣获年度科技人才先进企业、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工业设计中心、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等称号,并顺利通过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面向深海作业的超大型智能化折臂式起重机研发及产业化》验收。润邦海洋电能智能管理可视化控制系统、滑移上船系统分别被江苏省机械工程学会评为江苏省绿色制造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江苏省机械设计与产品创新奖三等奖。 报告期内,公司控股孙公司江苏绿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5个燃煤耦合污泥发电技改项目获批,分别为河北华电石家庄裕华热电有限公司燃煤耦合污泥发电技改项目、昆山新昆生物能源热电有限公司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技改项目、张家港沙洲电力有限公司燃煤耦合污泥发电技改项目、深圳妈湾电力有限公司燃煤耦合污泥发电技改项目、新会双水发电(B厂)有限公司燃煤耦合污泥发电技改项目。燃煤耦合污泥发电技改项目的成功申报,体现了国家对利用现有大型电厂参与处置污泥的政策支持,同时也显示了绿威环保在污泥处理处置行业的领先地位。 5、加强企业内部管理,锻造企业发展软实力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通过加强内部管理组织优化,加强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公司及子公司连续多年被评为安全生产先进企业。报告期内,润邦卡哥特科被评为十大活力企业,子公司润邦重机企业管理成果——重型装备制造企业以打破国外垄断为目标的自主研发管理被江苏省企业联合会、江苏省经信委、江苏省中小企业局、江苏省国资委共同认定为第二十四届江苏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 6、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强化各项业务资质 公司积极开展各类对外交流活动,加强与客户、供应商、同行业等社会其他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和联系,同时积极开展有关公司业务的各项取证和认证工作,为公司各项业务的开展奠定基础。 报告期内,润邦重机取得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润邦海洋获得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叁级资质、一级Ⅱ类钢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生产条件复审现场评价、二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现场评审,同时润邦海洋成功入围中建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压力容器壳体部件、总装、试压的制造基地,业务范围进一步扩大。太仓润禾码头顺利通过有关机构关于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体系的认证、获得由国家交通运输局颁发的《交通运输企业港口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二级证书》。 在由E20(国内环境领域纵深服务生态平台)举办的(第十七届)水业战略论坛上,绿威环保获得年度水业细分领域领跑及单项能力领跑企业奖和污泥投资运营服务年度标杆称号。 7、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助力企业后续发展 作为公司重要的基建项目,润禾码头于报告期内顺利通过了由江苏省口岸办组织、省市两级海关、海事、边检参加的码头开放验收审查会议的验收。润禾码头作为太仓港区首座重大件码头,引桥和码头设计载荷为4吨每平方,码头长度米,水深12米,拥有一个50,吨级的件杂货泊位,可满足大型装备、风电设备、钢结构及钢材等件杂货物装卸、亦可满足重、特大件设备的场地总装和整体滚装发运的要求。今后,公司将积极响应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润禾码头的区位优势,在满足公司自身需求的同时,积极对外开放码头提供相关服务,努力拓展相关市场。 另外,绿威环保昆山市精密产业园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污泥脱水项目于报告期内顺利完工。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技术和品牌优势 通过十余年来的发展,公司已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基础,并建立了品牌。公司旗下现拥有高新技术企业三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三个、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四家。公司以技术研发为先导,凭借持续的创新能力和务实的研发态度,不断开发新技术,研发新产品,不断完善产品性能,助力产品品牌升级,并获得了多项科技成果创新和知识产权。 在企业发展历程中,公司在市场上逐渐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企业品牌日渐成型。公司现拥有品牌——杰马/GENMA,杰马/GENMA品牌运用于公司物料搬运装备产品。通过近几年的市场经营,公司品牌已具备一定的市场知名度。杰马/GENMA商标被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定为江苏省著名商标,同时获得了由江苏省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颁发的江苏名牌产品证书。另外,公司通过品牌收购的方式获得全球知名的重质散料装卸及输送解决方案品牌KOCH,该品牌拥有70多年的品牌历史,广泛应用于各类矿山、港口、堆场等场所的矿石、煤炭等重质散料的装卸和搬运,具有大量的成功产品交付案例。 2、资质和认证优势 公司拥有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环保工程专业承包三级资质等多类行业许可资质证书,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均已通过国际权威机构认证,同时公司已通过多家世界著名船级社的工厂认证和焊接工艺认证。公司不断追求公司生产制造工艺、质量控制、职业健康管理等环节的规范控制。 3、管理优势 自公司成立以来,公司就不断摸索、借鉴并积极进行管理创新,逐渐形成了富有润邦特色的管理模式,即以追求效率优先、成本优先的管理模式,不断提高公司为客户服务的水平,提高公司整体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4、市场和客户基础优势 公司通过与芬兰卡哥特科集团、丹麦艾法史密斯、法国法孚集团、美国国民油井、荷兰IHC集团、厦门船舶重工、福建马尾造船、亨通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合作,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为公司后续业务的开展提供了保障。同时公司积极建立并完善相关市场营销网络和售后服务网络,形成了较为坚实的市场和客户基础。 5、国际化优势 公司自成立之初即与世界知名企业展开深入合作,通过多年的国际市场开发以及布局,积累了丰富的国外客户资源;公司已在中国香港设立全资子公司润邦香港,在新加坡、芬兰、印度、德国、哥伦比亚等国家设立了参控股子(孙)公司,并在东南亚、南美、印度、南非、德国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点,并逐渐形成一支集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售服等领域的专业化人才队伍。随着公司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推进,将有效助推公司业务的发展。 6、节能环保产业布局优势根据公司战略转型升级需要,公司已逐步在节能环保产业相关细分领域展开业务布局,并已成功控股收购江苏绿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业务延伸至污泥处理处置等领域。另外,公司还投资设立了并购基金--南通润浦环保产业并购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产业投资的方式整合内外部资源,截至本报告期末已成功投资湖北中油优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26.64%股权和吴江市绿怡固废回收处置有限公司10%股权。通过在节能环保产业特别是污泥处理处置、危废及医废处理处置相关领域展开业务布局,节能环保产业将逐渐成为公司的第二大主业,从而为公司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趋势及面临的市场竞争格局 1、物料搬运装备行业 随着中国制造、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颁布和逐步实施,必将促进物料搬运装备行业供给侧改革,给行业整体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要坚持品牌战略,以技术为引领,创造企业价值。不单要面对来自国内市场规模化的激烈竞争,更要面对国际性企业的技术性竞争,海外市场的份额是未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物料搬运装备市场全面分化的情况下,企业着力点各有不同,以环保型物料搬运装备为科研方向。因为环保性能是以技术为导向的,没有科研能力就没有发言权。 互联网+、大数据等给物料搬运装备行业提供了很好的经营模式及产品开发平台。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攻克共性技术,强化制造基础,促进物料搬运装备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推动智能物料搬运装备等产品研发和产业化。物料搬运装备行业目前正处于向智能化发展的阶段,表现为物料搬运装备绿色化设计、作业智能化、制造智能化、全生命周期服务化等4大技术趋势。 未来,各物料搬运装备制造企业应由激烈竞争转向包容、合作、共赢,构建新格局,共同开拓国际市场,进一步加强政、产、学、研、产业链协同创新理念,积极推进关键零部件和主机厂间的整合,通过产业重构、资本重构和价值提升中国品牌的世界竞争力。通过重构实现技术、制造、销售和服务的全球一体化目标,通过智能化、数字化、精益化提升产品性能和可靠性,以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国内物料搬运装备行业领域各企业应重视创新人才和产品技术研发,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综合性价比,从而实现中国品牌引领世界的目标。 2、节能环保行业 (1)污泥处置行业 我国污水分为工业和城镇生活两部分,年-年我国工业污水排放量基本维持在亿吨/年左右,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自亿吨增长至亿吨。保守估算,按照工业污水排放量每年亿吨,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年增长率4%计算,预计年我国污水排放总量将达到亿吨。年,我国工业污水有效处理率为96%,城镇生活污水有效处理率为97%,年工业污水处理量为亿吨,城镇生活污水处理量为亿吨。假设污水有效处理率保持不变,预计年工业污水处理量为亿吨,城镇生活污水处理量为亿吨。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污泥处理处置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年中国生活污泥产量为万吨,同比增长16%。预计未来年至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3.49%,年中国生活污泥产量将达到万吨。市政污泥方面,大约1万吨污水产生5-8万吨污泥。我国每年产生3万吨-4万吨含水率在80%左右的市政污泥。随着十三五的到来,污泥量还会增加。预计到年我国的市政污泥产量将达到0万吨-9万吨。在政策的带动以及污泥处理技术等的带动下,我国污泥处理市场规模也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从年的.8亿元增长至年的.6亿元,分别在年、年和年突破亿元、亿元和亿元。行业增速虽呈下降趋势,但总体增幅依然维持在10%以上的水平。预计年我国城镇生活污泥产生量为万吨,工业污泥产生量为4万吨,共计万吨。《江苏省环境基础设施三年建设方案(-年)》中提出了污泥利用处置目标:加快推进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年底前,县(市)实现永久性城镇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全覆盖,新增处理处置能力吨/日(以含水率80%计)以上,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 现阶段,我国污泥处理细分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竞争尚未形成,参与企业一般为具有污水处理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企业。随着污泥处理的受 (2)危废处置行业危废行业的发展与政策高度相关,近年来,新的危废相关政策出台和完善进一步倒逼危废产生企业规范危废处置,从而扩大了危废处置市场需求,促进危废处置行业的发展和壮大。近年来相关政策完善的方向主要有三个:完善危废的认定和识别、完善危废处置企业的资质认证、危废处置技术规范完善。年的新版《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将危险废物分为46个大类,新增了种危废种类,使得危废种类增至种,并将16种危废列入了豁免清单,并将医疗废品纳入危废名单。新版危废名录将使得危废处置行业的发展更加科学、准确。 年6月,昀高人民法院和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解释》首次明确提出环境污染犯罪的认定细节,加大了对环境污染犯罪惩治力度,大量释放了环境污染治理的市场需求。年实施的《新环保法》更是首次在立法层面确立了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在政府责任、违法排污惩罚力度、信息公开等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无疑也会对环保行业的市场需求有重大的刺激作用,扩大危废处置的市场规模。 年11月,昀高人民法院和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修订后的《解释》,进一步加大环境司法保护力度。 与上述立法层面对环境保护提出的一系列高标准要求相配合,政府部门也着手大力扶持环境保护产业,给予多方面、多层次的政策倾斜。一方面,国务院于年底将重大危废经营资质审批从环境部下放至省级环境主管部门,大大加快了大型无害化项目核准和建设进度。另一方面,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关于公布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试行)的通知》(财税[]号)规定从事危废处置业务享受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优惠。 综上,在立法完善、执法从严的背景下,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及政策呵护下,危废处置行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年-年)》,年全国共产生工业危废6,.89万吨,比年增长了29.73%;综合利用量为4,.42万吨,比年增长了43.20%;处置量为2,.56万吨,比年增长了58.90%;危废的产生量、综合利用量和处置量均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年至年,全国工业危废处置量复合年均增长率高达47.43%。 山东、江苏和湖南作为我国化工行业分布的主要省份,年至年危险废物产生量稳居于全国前三。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年)》,年山东、江苏和湖南三个省份危废产生量合计2,.04万吨,占当年全国危废产生量的比重为40.47%。《江苏省环境基础设施三年建设方案(-年)》中提出了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目标:到年,各设区市和重点地区危险废物处置能力与产生种类、数量基本匹配,处置设施布局趋于合理,处置能力不足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全省基本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危险废物处置体系。其中,工业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能力较年新增85万吨,年总处置能力达到万吨以上。 3、船舶/船舶配套装备行业 年船舶工业迎来了全面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在全行业共同努力下,我国船舶工业呈现出三大造船指标保持领先、骨干船企竞争力不断提高、过剩产能有效压减、船舶修理业运行良好、新型海工装备快速发展、船配产品研发不断取得新突破的良好局面。但受世界经济和航运市场复苏动能减弱、新船市场深度调整的影响,融资难、盈利难、接单难等深层次问题仍然存在,船舶工业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年,全国造船完工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4%;承接新船订单万载重吨,同比增长8.7%;12月底,手持船舶订单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4%。全国完工出口船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3.6%;承接出口船订单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3.9%;12月底,手持出口船订单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1%。出口船舶分别占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91.5%、87.4%和89.1%。预计年,全球新造船市场面临的环境依旧错综复杂,机遇与挑战并存。近年来船队增速持续低于海运贸易增速,全球航运市场进入缓慢复苏状态,这为新造船市场走出低谷创造了条件;叠加国际环保新规即将进入密集生效期,部分老旧船舶大概率因经济性较差被迫提前拆解,有望给造船企业带来订单。综合各方专家研究结果,初步预计年全球新船成交量在7万载重吨左右;造船完工量在9万载重吨左右;年底手持订单量可望保持在1.8亿载重吨的水平。年,我国造船完工量约万载重吨,新接订单量约3万载重吨,年底手持订单约8万载重吨。(摘自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年船舶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4、海洋工程装备行业 公司海洋工程装备业务主要产品包括各类海洋工程装备及其配套装备,如海洋风电安装作业平台、海洋风电运维船、海洋风电钢结构等,并积极推进海洋牧场方面的相关装备产品业务。 作为全球清洁能源的新竞争场,海上风电有望带动我国形成万亿元级规模的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在加强国内外科技合作、加大科技攻关力度的基础上,中国企业有望在抗台风型海上风电机组领域实现领先,使之成为中国制造新名片。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海上风电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目前英国是世界上昀大的海上风电市场,装机容量约占全球的36%;其次是德国,约占29%。我国拥有丰富的海上风电资源。我国5米到25米水深线以内近海区域、海平面以上50米高度风电可装机容量约2亿千瓦,70米以上可装机容量约5亿千瓦。近年来,我国海上风电发展同样迅猛,截至年,全国海上风电装机总量已占全球总量的11%,跃居全球第三位。目前国内的海上风电机组装机容量多为5兆瓦到7兆瓦,是陆上风电机组的1.5倍到2倍,正在研制的新一代产品装机容量将达到9至12兆瓦,是陆上风电机组的4倍,而风轮直径超过米、扫风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的超大型风电机组也在构想中。年以来,东部沿海省市进一步加码海上风电产业。广东在新修编的海上风电发展规划中明确,将在全省加快规划布局23个海上风电场;山东则新规划鲁北、长岛等六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场;江苏则明确重点推进连云港、盐城等地海上风电场的规模化开发。在我国的海上风电产业版图中,广东支撑起了半壁江山。广东省珠海市桂山海上风电项目地处伶仃洋海域,是广东首个海上风电示范项目。目前,首批3台风机已投入运行,到年底,总装机容量兆瓦的海上风电机组将全面建成投产,届时不仅可以填补海域内多个海岛的居民用电缺口,还有望将电能回送陆地,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海上风电产业的发展,有望带动形成总规模达到万亿元的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 近年来,国家对发展海洋牧场作出一系列部署安排。农业农村部启动了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组织编制发展规划、管理规范、技术标准。目前,全国已建成海洋牧场个。据专家测算,通过贝藻类增殖养殖,每年可以固碳19.4万吨、消氮1.7万吨、减磷吨,生态效益超过亿元。越来越多的海洋牧场从单纯养鱼延伸到放鱼、钓鱼、赏鱼、加工一条龙,一条鱼产生了多条鱼的价值,实现了海洋经济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广东决定用10年时间,省财政投入5亿元,市、县财政投入3亿元,在全省近岸海域建设50座生态和准生态型人工鱼礁;浙江不断创新金融支持方式,推动海洋牧场养殖主体逐步纳入水产养殖互助保险试点范围,为养殖户量身定制投保方案;山东烟台将海洋牧场建设纳入农业用水、用地、税收等优惠政策范围,近3年全市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0亿多元,带动社会投资多亿元,海洋牧场综合收入达多亿元。海洋牧场的建设将为海工装备市场带来相关需求与机遇。 (二)公司未来发展战略 结合国家政策、市场需求及公司自身经营管理经验并经审慎研究后,公司制定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发展目标,即:持续夯实高端装备业务,通过不断深入推进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打造战略产品和核心产品,通过战略合作及商业模式创新,持续提升公司在高端装备业务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同时,紧跟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充分借助资本市场平台,抓住外延式发展的契机,大力拓展节能环保产业作为公司的第二主业,积极推进公司战略转型,努力打造高端装备板块与节能环保板块双轮驱动的高效发展模式。 (三)公司下一年度的经营计划 1、加快推进企业战略转型的步伐。以润禾环境为平台,通过多种方式持续推进公司在危废及医废处理处置、污泥处理处置等节能环保产业细分领域的业务布局,同时加快公司高端装备业务板块的产业转型升级,通过自主创新不断做大做强。 2、加大市场营销力度。进一步加大市场营销力度,通过强化销售管理工作、扩充营销团队、拓展新的销售区域等方式,努力提升销售规模,同时进一步优化和完善销售激励机制,激发销售团队活力,通过多种途径引进更多销售人才。加大对新项目、新产品的宣传和推介力度,提高在相关细分市场的知名度和竞争优势。 3、强化设计研发,打造战略产品。全力推进公司品牌设计研发,培养具有竞争力的战略产品,加大对研发的投入及专业人才的招聘和培养,建立健全研发设计体系;持续提升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打造智能化、环境友好型的新概念产品;持续通过本地化及效率提升和设计改善、新技术的应用,确保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加强对外技术交流和合作,对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保持密切 4、在全球范围内继续完善和推进公司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网络的建设,同时积极开展全球采购,进一步推进公司的国际化进程,将杰马/GENMA、KOCH打造成为国际化知名品牌。通过对相关目标市场的调研,继续在全球市场范围内推进营销网络和售后服务网络的建设,同时加强对国际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招聘工作。 5、增强企业完美履约意识,进一步提升客户满意度。通过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和提高技术实力,加强对订单的技术评审和风险控制,提高合同履约质量,保证各项合同得以顺利履约,不断提升客户满意度。 6、继续调整优化公司组织管理架构。通过梳理业务流程,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继续优化公司组织管理架构,提高管理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将有效的人力资源聚焦到公司的设计研发、市场销售和项目管理等重点环节。 7、加强成本管控,控制各项成本支出。加强和细化定额管理、预算管理,开展企业各类内部节能降耗活动,有效管控企业经营中的各项成本和费用。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对企业降本增效的作用,进一步整合供应商资源、推进物资集中采购,努力降低企业整体采购成本。 8、推进智能化制造,打造智慧工厂。通过加强技术研发投入和对智能技术及人才的引进,努力提高公司智能化制造的自动化水平,逐步打造智慧工厂。 (四)公司可能面临的经营风险 1、宏观经济环境恶化的风险目前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一些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国际贸易争端日益加剧,影响经济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仍较多,从而使得未来公司所处的发展环境更为复杂。公司产品以外销为主,如果未来全球宏观经济环境进一步恶化,将可能导致国际市场需求萎缩或出口难度加大,公司未来存在因宏观经济环境恶化所带来的业务下滑风险。 2、市场竞争风险 随着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开发和运用,如果公司不能有效地强化产品研发和技术升级、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优势,导致公司产品不能很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市场竞争力薄弱,则有可能使得公司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处于不利的地位,面临市场竞争风险。 3、合同履约风险公司部分产品订单单体价值量大,履约周期长,客户预付款比例较低,大部分款项需在产品交付时才能收回,如果未来客户信用、市场环境等因素发生变化,导致客户不按合同完全履约,或者因公司能力不足、经营失误等因素导致公司不能完全按照合同要求履行合同如期保质交付产品,都将可能给公司带来因合同不能完全履约或者履约失败所产生的损失(索赔、罚款、弃单等)。 4、海洋工程装备业务继续亏损的风险 尽管公司目前正积极拓展海上风电产业链、特种大型钢结构等业务,努力消化公司海工业务板块的现有产能,但仍存在公司海工业务现有产能短时间内难以充分消化,公司海洋工程装备业务存在继续亏损的可能性。 5、应收账款不能如期收回的风险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影响,同时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未来公司可能存在应收账款逐步增加,且不能按时收回并发生坏账损失的风险,从而给公司带来损失。同时,如果应收账款占比较大也会占用公司较多资金,降低资金使用效率。 6、流动资金不足的风险未来随着公司外延式发展的不断推进,新增投资标的和新的业务模式可能对公司流动资金的需求更大,如果相关投资项目投资回收周期较长,产生投资收益较慢,甚至发生投资损失,将可能导致占用公司较多资金。如果相关新的业务或业务模式需要公司垫付较多的资金,也可能导致公司流动资金不足,从而使得公司经营陷入困境。 7、汇率波动风险 公司外销占比较大,部分重大合同以外币计价和结算,虽然公司已通过购买远期结售汇、签订人民币合同等措施来减少汇率波动所带来的损失,未来仍可能会存在因汇率波动给公司带来人民币收入减少的风险。同时如果人民币进一步升值,将导致公司产品出口成本上升,给公司的产品竞争力带来一定的压力,并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一定的影响。 8、成本进一步上升、利润空间下降的风险 随着人力成本、部分原材料成本的上升,而且未来仍存在进一步上升的可能,部分业务产能未能得到充分利用,进而导致公司经营成本进一步增加,从而使得公司的产品利润下降,公司盈利能力减弱。 9、业务整合风险 今后公司将积极利用资本市场,通过参股、并购重组等多种方式不断推进外延式发展,提升公司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但相关标的公司所从事的业务、经营模式、管理方法及专业技能要求等可能与公司存在着较大的不同,对相关标的公司的投后整合也对公司的管理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果公司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体系不能正常运作、效率低下,或者与投资标的相关方管理协作缺乏配合,公司不能实施有效的并购后整合,将可能对公司开展业务和提高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10、商誉减值风险 鉴于公司一直在通过股权转让等方式对相关标的开展并购活动,推进公司战略转型升级。今后公司仍将继续寻找合适的投资标的予以收购,以利用好资本市场平台,推动公司发展。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等相关规定,若标的资产在未来经营中实现的收益未达预期,收购标的资产所形成的商誉将存在较高的减值风险,从而影响公司损益,可能对公司业绩造成不利影响。报告期末,公公司商誉为,,.50元,占公司净资产的5.05%。年度,公司已根据相关规定对商誉进行了减值测试并计提了相关商誉减值。 11、并购失败风险 随着公司战略转型的不断推进,公司将通过参股、并购重组等多种方式不断推进外延式发展,存在因资本市场环境、监管政策变化、资金问题、并购标的业绩波动、交易双方谈判失败等因素所导致的并购失败风险。同时,对于成功并购的标的,如并购标的不能达成相关业绩承诺,同样也会公司业绩造成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