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压力容器 >> 压力容器资源 >>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优化营
8月17日,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郑州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六稳”“六保”,总结上半年工作,研究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下半年任务,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会议传达了何金平副省长对全省市场监管工作的批示。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马林青在会上强调,要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加压奋进、锐意进取,扎实做好市场监管各项工作,以决战决胜的优异成绩,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省市场监管局召开全系统市场监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何金平副省长在批示中对全省市场监管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年上半年,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勇于担当、迎难而上,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作用,全力保障医疗药品、民生商品市场供应和质量安全,千方百计支持复工复产和复业复市,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何金平要求,下半年,全省市场监管系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着力优化消费环境激发社会消费需求,持续抓好食品、药品、特种设备、重要工业产品“四个安全”,切实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补齐工作短板,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马林青出席会议并讲话
马林青指出,年以来,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把疫情防控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树立“临战”思维,强化“战时”意识,在做好自身防疫工作的同时,立足职能、全力以赴,综合施策、多点发力,有力地保障了疫情期间市场稳定、质量安全,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在疫情防控的大战大考中经受住了考验。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大抓非公党建工作,组织动员全省非公经济积极投身抗疫一线,捐款超过10亿元。“五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回信肯定郑州圆方集团党委的抗疫贡献,这是圆方集团的骄傲,也是河南市场监管部门的光荣。
一、闻令而动,全力保障疫情防控
一是重典治乱,严厉打击价格乱象。省局第一时间向全省发出“对凡是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扰乱市场、发‘疫情财’的人,要罚得他倾家荡产”的强烈信号。郑州市打响“价格保卫战”第一枪,对“高价白菜”作出50万元的罚款处理。全省先后公开曝光“高价蔬菜”“高价口罩”等两批20起典型价格违法案件,累计办结价格违法案件件,罚没总额万元,其中罚没金额超10万以上案件37件。二是稳供保质,提供疫情防控的坚强支撑。对符合口罩生产条件的企业特事特办,开通疫情防控所需药械“绿色通道”,实行应急快速审批,全力保障市场供应。在全省组织开展打击非法制售口罩等防护产品专项行动,共查办案件件,罚没.52万元,移送公安机关案件件。漯河市查处的无证生产医用口罩案入选总局“联合双打行动”第三批典型案例。三是坚决果断,全面禁止野生动物违法交易。省局先后转发下发8份明电,全面禁止野生动物非法交易,全面排查各种交易渠道,查封经营场所90个,查办案件83件,我省违法经营野生动物现象基本清零。四是重拳出击,全力维护市场秩序。全省共废止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措施47件,对民生领域的15个案件线索展开反垄断调查;立案查处反不正当竞争案件件,罚没.78万元;查处涉及“新冠病毒”广告、“软色情”广告等案件件,罚没金额.26万元;排查防疫用品生产企业家,纠治认证乱象线索90起。机构保持“全天候”在位,共受理各类诉求71.6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6万元。
二、综合施策,积极助力复工复产
站位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及时出台积极应对疫情、支持企业复工复产28条措施。一是全面优化许可审批服务。创新推出“网上办、掌上办、邮寄办、预约办”“四个办”服务,着力打造“网上办、不见面”政务服务新亮点;疫情防控期间,全省登记注册全程电子化办理率达93%,近半数省辖市局实现了单月%全程电子化办理。视疫情发展,维持相关许可、检验证书有效期。周口市全面优化政务服务保市场主体的做法受到当地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二是精准提供技术和政务服务。依托质量技术优势,先后服务雷神山、火神山等医疗卫生机构家,服务公共场所和各类企业家,检定校准温度计等计量器具2.14万台件,检验特种设备18.29万台。驻马店市组织编写《食品生产企业新冠肺炎防控及复工复产手册》,印发全市所有食品生产企业和各县区局,受到企业的欢迎。三是千方百计减轻企业负担。明确对疫情防护用品免收检验费,对非防疫物资,只按原标准的60%收取费用的政策;全系统检验检测机构累计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检验检测费用余万元;省计量院等计量技术机构累计减免各种检定校准费用多万元、免征型式评价等费用.7万元。四是着力加强中小微企业服务。依托小微企业名录,陆续发布38条惠企政策措施,全省46.4万户小微企业享受到政策扶持;疫情期间在全国率先出台信用修复专项文件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全省累计移出严重违法失信企业户,释放纾困注册资金47亿元;与10家金融单位签订政银战略合作协议,推动金融机构累计为各类市场主体投放贷款.76亿元。
在一系列政策举措的带动下,全省新设立市场主体由2月份近10年的冰点值户迅速攀升到往年正常水平。截至7月底,全省实有各类市场主体.6万户,稳居全国第五位,中部六省第一位,同比增长15.8%,增速跃居全国第四位。
三、严守底线,扎实抓好安全监管
一是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深入现场指导企业12.9万多家次,查办各类食品案件件,罚没多万元,移送案件48件。高效处置多起食品安全事件。以省食安办名义,先后两次联合相关部门成立26个工作组,对全省餐饮食品暨学校食品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开展了全省第三批省级食品安全县(市、区)评价验收。完成了8.03万批次的食品安全抽检监测任务。全省建立盐业市场监管周报制度,共查处涉盐案件件、查没盐产品45吨。4月份国务院食安委通报年度全国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结果,我省荣获A等次。二是加强药品和医疗器械安全监管。全省监督检查药械生产经营企业6.7万家次,完成药品抽样批次、检验批次,医疗器械抽样批次、检验批次,化妆品抽样批次、检验批次。查处“两品一械”一般程序违法案件件,罚没款.51万元,捣毁制假窝点14个,移送司法机关28件。三是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在全省组织开展“五一”、全国“两会”期间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老旧电梯”“危化企业特种设备”专项整治等行动,共检查企业1.78万家,查办案件件,经济处罚万元。四是加强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集中开展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物、车载罐体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等行动,先后抽检危化品产品批次,非医用口罩、口罩用无纺布产品批次,查办工业产品案件件。妥善处置了3·15晚会曝光的新密再生棉问题。
四、统筹推进,不断深化改革发展
一是优化营商环境成效显著。全省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天以内,商丘、许昌、漯河、新乡、平顶山、焦作、鹤壁等地市实现了企业开办1天办结。在河南自贸试验区大力推行“证照分离”全覆盖试点,协调52家省直单位,将中央层面的项和河南省层面的3项事项全部纳入改革范围,获得国务院表扬;“多证合一”改革始终走在全国前列,企业登记实名验证改革获得“全省首届改革十佳案例”。开封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显著被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信阳市全面推行柔性执法,综合运用“首错免罚”“轻微免罚”“减免处罚”等方式推动了营商环境升级。二是监管效能大幅提升。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实现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多报合一”改革有序推进,年度全省企业年报公示率92.64%,继续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信用约束机制日益完善,全省纳入经营异常名录企业42.7万户、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10.8万户,累计限制失信被执行人2.73万人次。智慧监管信息化建设有力推进,省本级“好差评”系统正式上线,互联网“+风险预警”“+餐饮”“+药店”“+电梯”综合应用体系逐步建立。三是市场监管体制改革持续巩固。原省知识产权局、盐业执法监督局和其他二级技术机构改革进程有序推进,分区域设立的9个药品监管分局全部挂牌,洛阳、安阳、濮阳、南阳等地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相继成立。三门峡市集中采购辆新能源执法车分发基层,提升了综合执法保障水平。
五、深入行动,稳步推进质量强省
一是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大力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省局选取先进装备制造、食品、卫生材料等6个产业作为质量提升行动进产业的试点;积极支持地方高质量发展,省局与许昌、安阳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全力支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指导36个县(市、区)申报创建河南省质量强县示范县;发挥质量标杆的带动作用,组织开展了-年度省长质量奖评选工作;强化政府质量安全责任,组织开展了对省辖市、直管县(市)政府质量工作考核。二是巩固深化高质量发展基础。新发布41项省地方标准,现行有效省地方标准总数达到项;新增加家检验检测机构,全省获证检验检测机构家数累计达到家;新受理计量标准项,其中新建计量标准69项;累计颁发有效认证证书7.23万张、获证组织2.34万家,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3.9%和15.8%;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郑洛新)建设有序推进,国家智能通信终端产品质检中心获批筹建,与SGS(上海)合作成立的河南通嘉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航空港区实验室初具规模。三是持续强化知识产权支撑运用。中国(新乡)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正式挂牌运营。全省拥有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城市9家,居中西部之首。布局建设省级专利导航实验区18家,培育对象5家,导航产业总产值超千亿元。上半年,全省完成专利商标质押融资涉及项目个达11.89亿元。组织参评第二十一届中国专利奖获金奖2项、优秀奖21项,数量实现5年持续增长,得到尹弘省长批示肯定。信阳毛尖入选年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项目;郑州市成功通过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试点第三方绩效评价;洛阳市获批成为第四批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
六、党建引领,持续夯实基层基础
坚持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应对大战大考的坚强保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省局先后为全体党员干部发放《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读本》等学习资料余本;积极运用“五种学习方式”(平时抓紧自学、以会代训领学、进党校高校讲课、沉到基层宣讲、在交流中互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持续强化组织建设,创新开展“逐支部观摩、整单位提升”活动。着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分批次稳妥推进职务与职级并行工作。坚决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结合疫情防控,连续高效处置多起舆情事件,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话语权。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持从严正风肃纪,持续深化以案促改;坚决抓好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对省委巡视反馈的3个方面25个问题全部进行了整改。
马林青强调,当前,虽然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发展呈现稳定转好态势,但经济持续回升的基础尚不稳固,企业生产经营还存在不少困难,不少企业、行业恢复尚需时日,尤其是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面临较大生存压力。同时,疫情仍在全球快速扩散蔓延,美国又屡屡挑起事端,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党中央、国务院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作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决策部署。不久前召开的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和全国市场监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就我省和市场监管系统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作出安排。下半年,要立足全省市场监管工作实际,在持续抓好疫情防控基础上,把深入贯彻全省市场监管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一二三四五六”总要求与突出重点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六稳”“六保”的重要指示和中央的决策部署有机结合起来,着力在以下方面下功夫:
一、着力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上下功夫
经济发展的动力来自于市场主体的活力。当前情况下,保市场主体是“六保”的重要任务,也是我们的重要职责。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经济、保就业、保民生、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社会生产力。总书记7月21日在企业家座谈会上强调:“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要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就我省的情况看,今年1-6月,全省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60.7万户,较去年同比下降了17.28%。一定要把保市场主体作为首要任务、政治任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强化政务服务措施,帮他们纾困发展、提振信心,为他们留得青山、赢得未来。一是要强化助企纾困政策措施。既要认真梳理总结疫情期间行之有效的政策,又要根据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新情况,进一步完善更有针对性的举措。既要确保政策措施的合理化、合法化、系统化,又要确保政策措施直达基层、直接惠及市场主体。总的目标是,保存量、促增量、扩容量。“保存量”,就是要通过制定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使市场主体能够“活下去”;“促增量”,就是要通过提高政策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促进市场主体“快生多生”;“扩容量”,就是要通过综合施策、形成叠加效应,努力拓展市场主体的生存发展空间。二是要着力优化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生存发展的土壤。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越是严峻,越要千方百计优化营商环境,千方百计保证市场主体稳定,促进企业活跃度提升。要对标国际先进水平,继续大力推进市场准入便利化改革,进一步减少审批、压缩时间,降低准入门槛,便利投资创业。要高度重视“疫后综合症”可能带来的各类市场风险,加大公平竞争审查和竞争执法工作力度,加强重点领域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各类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三是要当好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娘家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经济最微观、最活跃的主体,占我省市场主体总数的95%以上,在这次疫情中受冲击最直接、最严重。当前是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最困难、最焦虑、最迷惘的时候,必须送上惠企“及时雨”倾情帮一把、稳企“定心丸”倾心扶一把、助企“新动能”倾力挺一把。下一步,要充分运用小微企业名录功能,发挥牵头“小个专”非公党建工作优势,及时跟踪了解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际困难,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解难题、渡难关。要深化“政银合作”,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利用各种动产、股权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助力他们缓解融资难题。要加强价格监管,促进各项减税降费减租政策全面落实。要加强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服务,组织开展好“服务中小企业行”活动。
二、着力在激发社会消费需求上下功夫
扩大内需是我国应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强国内循环、实现“六稳”“六保”的战略选择。扩大内需包括扩大投资需求和扩大消费需求两个方面,其中扩大消费需求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民生,与我们的职责紧密相关。扩大消费需求,核心是要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建立促进消费的长效机制,在消费政策、消费环境、消费业态等方面综合发力、多措并举,鼓励和引导居民消费。当前,受居民收入增速放缓、限流管控措施等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缓慢,消费需求端复苏相对疲软乏力,特别是接触性、聚集性消费制约依然较多,消费需求无法充分释放,亟须创造条件加快激活。从我省情况看,今年1-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下降11.3%。下一步,要立足职能,着力在优化市场消费环境上下功夫,提振消费信心、激发消费热情、释放消费潜能、扩大消费需求。一是要严守消费安全底线。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突出抓好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危险化学品、涉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产品的监管,千方百计保安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源发性、区域性安全风险的底线,让群众买得放心、用得放心、吃得放心。二是要强化消费领域执法。发挥全省一盘棋和综合执法优势,大力整治假冒伪劣、违法广告、虚假认证、侵害个人信息、不公平格式条款等各类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乱象,既要办好大案要案,也要坚决清除群众身边的“苍蝇”,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三是要推动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要把质量强省战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围绕重点行业、区域和产品深化质量提升行动,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结构升级。加强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着力破解服务领域存在的潜规则,积极为消费升级创造条件。鼓励倡导品牌消费、品质消费,增强群众的消费意愿,激发消费潜力。四是要抓好消费维权。完善行政执法体系,进一步畅通消费者诉求渠道,不断推动“五进”工程,大力发展ODR企业等基层维权网络;优化行政调解制度,健全消费争议多元化解机制,支持消费领域的公益诉讼;完善消费争议检验检测鉴定机制,解决“鉴定难、鉴定贵、机构少”等问题,努力降低群众维权门槛,让群众维权更加便利。
三、着力在激发干事创业热情上下功夫
当前经济形势十分严峻,做好“六稳”“六保”的任务十分艰巨。越是形势严峻,越是任务艰巨,越要鼓足精气神,拿出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有效的举措,撸起袖子加油干,最大限度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市场监管系统虽然目前总体完成了机构改革,实现了部门整合、职能整合和人员整合,但仍然存在综合执法改革、基层所改革不到位的情况,系统深度融合、化学融合不够的问题,一些同志存在等待观望、支差应付心态。落实好“六稳”“六保”任务,要着力在激发干事创业热情上下功夫,加强党建引领,狠抓作风转变,强化正向激励,凝聚起顽强拼搏、共克时艰的思想共识和磅礴力量,保持大战状态、大考作风,化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一是要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当前,对经济形势怎么看、各项工作怎么办,我们的干部还有不少困惑、心里还不托底,更需要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凝聚智慧力量。要引导干部职工把认识统一到党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把行动统一到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批示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在全省市场监管系统不折不扣落实到位。二是要大力弘扬务实重干优良作风。要多深入基层一线现场办公,了解政策执行和工作落实情况,倾听基层和企业的诉求,加强政策宣讲和工作指导,把各项政策举措抓到底、落到位。要加强跟踪问效,精准发力解决好“中梗阻”和“最后一公里”问题。要紧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老问题新表现,坚决反对弄虚作假、表面文章。要持续改进督查检查考核方式方法,让基层干部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抓落实上。三是要强化正向激励。要认真落实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政策措施,坚持把精准考核、表彰奖励作为促使干部担当作为的一项经常性举措,用好考核结果,严格兑现奖惩,激励广大干部干事创业。要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注重在攻坚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大力选拔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要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坚持“三个区分开”,宽容干部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切实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
马林青指出,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下半年,全省市场监管系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全国市场监管工作会议精神,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紧扣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紧扣“六稳”“六保”任务,突出六个“聚焦”、做到六个“打好”:
一、聚焦优化营商环境,打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组合拳
要按照打造“五个一流”体系的要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营造便捷高效、公平竞争、稳定透明的营商环境。一是深化简政放权。扎实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区域和事项“两个全覆盖”。牵头推行企业开办线上“一网通办”和线下“一窗通办”,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完善市场主体注销登记制度,进一步深化简易注销改革。全面推行市场主体经营范围登记规范化,进一步提高登记效率。主动做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权限全部下放省级的承接工作。深化特种设备许可改革,加大电梯维护保养模式和检验检测方式改革推进力度。二是依法科学监管。统筹推进跨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工作,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适当降低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双随机抽查比例和频次。稳步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强化市场主体信息归集共享运用,全面提高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管理规范化水平。进一步加大信用修复领域和范围,探索对新业态的包容审慎监管。三是全面优化服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郑州圆方集团党委回信精神,持续开展小个专党建“两个一百”创建活动。深化小微企业名录建设,认真落实与10家金融单位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动产抵押登记服务,积极帮扶企业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统筹加强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服务,以开展“服务中小企业行”活动为抓手,主动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全面推进各级各类市场主体恢复生产、发展经济。深入开展百城千业万企对标达标提升专项行动、企业标准“领跑者”活动,努力为产业链稳定、消费品质提升和民生保障提供标准化支撑;深入整顿和规范认证市场,严格强制性产品认证监管,加大高端品质认证、绿色产品认证力度,引导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加强国内外标准比对分析、检测体系与认证的相互采信,服务企业扩大产品出口。
二、聚焦严守安全底线,打好“四大安全”保卫战
一是坚决打好食品安全保卫战。深入推进食品安全省建设,扎实推进示范创建活动,开展全省第四批省级食品安全县(市、区)评价验收,年底前完成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全省80%的县(市、区)达到省级食品安全县(市、区)的目标任务。继续抓好固体饮料、压片糖果、代用茶等食品、动物血制品等专项整治行动。深入推进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管行动、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行动以及散装直接入口食品专项检查活动。突出餐饮环节安全监管,坚持问题导向,从严从实抓好学校食品、农村集体聚餐食品、网络订餐食品等重点领域监管,要严格按照《河南省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指导规范》《河南省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信息报送规范》的要求开展工作。加强食品安全抽检工作,提升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和问题产品核查处置水平。持续开展规范盐业市场专项整治行动,确保人民群众用盐安全。加强食品安全应急演练,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做好国务院食品安全评议考核的相关准备工作。二是坚决打好药品安全保卫战。深化药品、医疗器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书电子化,进一步实施告知承诺审批制。抓好疫苗安全监管暨疫苗NRA评估工作,加快推进“河南省疫苗信息化全程追溯监管平台”建设。持续开展药品医疗器械生产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深入开展新冠疫情防控用药品、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中药饮片、高风险药械、网络销售药械等专项整治。进一步加大“两品一械”抽检监测力度,从严把好“两品一械”质量安全关。充分发挥郑州药品进口口岸作用,全面加强出口药械质量监管,全力保障我省进出口药械质量安全。三是坚决打好特种设备安全保卫战。深入开展特种设备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重点整治老旧电梯安全隐患和危化企业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继续做好大型游乐设施乘客束缚装置隐患整改;深入开展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物、车载罐体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排查。深入推进电梯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年内实现全省所有乘客电梯全覆盖。建立完善电梯、气瓶和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质量追溯体系。进一步提高电梯安全责任保险覆盖率。四是坚决打好工业产品质量安全保卫战。建立健全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着力构建行业和区域质量安全监测预警机制。完善缺陷产品召回机制,加大缺陷产品召回力度。抓好对通过简化程序和告知承诺取得生产许可证企业的后置审查和检查。持续开展全省非医用口罩产品质量专项整治行动。深入开展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抓好食品用塑料制品、家用电器、消防产品、头盔、农膜等重点民生产品监督抽查,提高抽查频次和覆盖面,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三、聚焦维护市场秩序,打好市场综合执法监管主动仗
一是保价格、降成本。坚决整治涉企违规收费,重点开展商业银行等企业融资相关收费,供电、供气等公用事业收费,公路、铁路等物流领域收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行业协会收费,港口、检验检疫等进出口环节收费六大领域收费专项治理。组织开展教育、医药等领域收费专项检查。继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4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