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压力容器 >> 压力容器市场 >> 强晓亮筑守产品质量防火墙
“春风十里,不如读你”。就像一本书,从强晓亮同志的身上,我们总能读到他立足本职岗位,始终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刻苦钻研业务、大胆开拓创新、承压担当、乐于奉献,积极践行着“要么不做,做就做最好”这朴素而铿锵有力的人生信条。
视质量为生命
化工装备公司是生产压力容器的企业。压力容器属于特种设备,压力容器质量稍有问题就容易带来减产、消耗增加、产品质量等级降低等经济损失,严重时会引发爆炸等危及人身及财产安全的重大事故。可以说,压力容器质量关系着企业生存。
对于产品质量工作,强晓亮要求自己和部门人员,干工作“眼到、心到、手到”、“凡事有人控制,凡事有人把关,凡事有人监督,凡事有人负责”,从材料入库、生产质量过程控制、产品最终验收、产品档案资料、产品发货等各个环节,绝不让任何有质量缺陷的产品出厂,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今年年初,公司承接制造的真空冷凝器,是U型管换热器,换热面积㎡,管板直径㎜,U型换热管36个规格,根,重38.62T。不说焊接,光换热管的穿制难度就非常大,换热管直段长6m,个管头要经过六层折流板,一层支持板才能穿过mm厚的管板到正面。工期紧,任务重,车间生产24小时不停。一天早晨,他到车间巡视,发现真空冷凝器有一排换热管没有穿制到位,要求车间立即停止施工,返工整改。“返工?要影响5天的工期,拖不起啊!”生产部长恳求技术部进行换热管焊接加长处理,这种做法也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技术部无奈只好同意。“不行”,他还是叫停。“技术都同意了,你还管什么?”,“接管不是最佳方案,会增加泄漏点,会对用户带来潜在的隐患,会对公司的声誉造成极坏的影响”,他与生产部长拍了桌子!坚决不同意!在他的“瞪眼较真”下,分歧迅速被统一替代,“质量第一,工期第二,返工!”。
练就“火眼金睛”
暑气熏蒸,赤日炎炎,夏蝉烦鸣,质检部里的叫嚷声甚是刺耳。锻件供应商:“质检员都检过了,尺寸没有任何的偏差,为什么不合格?”当锻件的产品质量证明书交到他手上,他翻看完后就判定:这批锻件虽然外观尺寸没问题,内部一定有缺陷。立刻取样,亲自进行了复验,结果正如他所料,他要求供销部做退货处理!
面对着供应商外厉内荏的叫嚣,他自信地将检验报告摆在了他面前。盛暑变祁寒,蝉声停了,室内落针可闻,供应商一脸窘态诺诺道:“锻件内部问题,你怎么看出来的?”,他笑而不答。
压力容器生产除了满足基本的制造规范和标准外,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对原材料及整个制造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其在质量合格的基础上满足安全性的需要。
为了练就“火眼金睛”的本领,控制住每项影响质量的因素,必须要吃透标准和规范。各项安全质量技术法规、质量管理标准、技术标准、零部件标准、材料标准、理化试验标准、焊接标准及无损检测标准,凡是工作能涉及到的强晓亮都读了个遍,有些重点常用的标准都被他翻烂了。为了能系统的掌握材料及焊接方面的专业知识,他自我加压,报考了山东大学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的业余学习;为了控制住容器组对几何尺寸,向同行、老师傅、老专家求教;为了解决技术难题,翻书、上网查资料……
现在,他获得了化学检验、金相检验、光谱检验、材料力学检验及无损检测等各类检验检测资格,成为了压力容器检验岗位上全方位的专家能手。
打铁先需自身硬
“打铁先需自身硬”,要让别人信服,要真正起到把关控制作用,首先自身要有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在工作上要一丝不苟,敢于担责和奉献。
金秋十月,A级锅炉取证工作如火如荼,恰是公司生产检验工作最繁重的时候。A级锅炉取证关系到集团的蓝天工程和战略发展。人少、活多、时间紧、任务重!他只能迎难而上,正常干不完的工作,加班加点来做。上了白班还要跟三班倒的生产检验,赶不上末班公交车回家,就在办公室沙发上休息。繁重的工作和劳累,常年的病又爆发了,可他一心挂念着锅炉制造取证工作,不听医生再三要求住院治疗的劝告,取了药,毅然回到工作岗位。同事劝他多休息,他却说:“这么多取证工作还没有做完,我怎么可以懈怠呢?吃上药,身体没大问题。”在取证评审前,他超前完成了5台锅炉试制产品的各项工艺检验记录,各类理化、金相检测数据项,并出具报告76份,为取证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受到了中国特检院专家评审组的高度认可和一致好评。
山高我为峰
一个有实力的企业,需要有一支强大的团队。
强晓亮十分重视质量检验队伍的锻造。一方面,他在部门内部开展检验技术比拼,在业务比拼中互相学习,在技术技能提升上发扬“传”“帮”“带”的优良传统,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提高工作人员的检验把关控制水平,增强检验能力。另一方面,在工作考核上,部门内建立了一整套的工作质量考核及奖惩办法,进一步规范了检验人员的检验标准,提高了检验工作的质量。
今年公司承接制造的T高压塔设备,是国宏公司精馏提质增效重点技改项目中的重点设备,是公司有史以来制造的技术要求最高、最长、最重的塔器,全塔直径3m,高46m,重T,有20组塔节,组对误差不能超过3mm,塔盘80层,水平度误差要求1/。这对公司的制造和检验水平都是一次极大的挑战。他带领的团队每一个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时刻保持大局观,做出了“做无差错能手,向零缺陷迈进,为达标创优而奋斗。”的承诺。工作中相互配合,相互查漏补缺,克服各种客观上的“短板”,夜以继日的奋战在质量把关控制的岗位上,做到了“一个团队、一个目标、一个声音、一个方向”。
最终,该设备提前完工,一次验收合格,各项质量指标全优。在设备出厂的那一天,公司大门口围满了驻足观望拍照的人群,“乖乖来!这么长的设备,咱济宁还有这么有实力的企业!”听到这些话,一种无比的自豪与成就感油然而生,这是对他们工作最好的肯定!
来源:兖矿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