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压力容器 >> 压力容器优势 >> 工业遗产寻访创造了俩山东红色第一的
在济南市槐荫区槐村街73号,坐落着一家具有多年历史传承的央企——中车山东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它最初的身份是始建于清末的津浦铁路局济南机器厂(俗称济南铁路大厂),年入选首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现在机器轰鸣的企业大院内,还分布着三座百年前的德式小洋楼,和德式水塔、油库,以及铁路线等工业遗存,还有日军侵占济南期间建设的厂房,以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成仍在使用的多座大型车间。其中,第一任德籍厂长道格米里当年的办公楼,现在变成了厂史馆,里面陈列着大量历史文物和图片、模型等资料,向人们展示着企业不同凡响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王尽美,在建党之前就曾到工厂传播马克思主义和苏俄革命,动员和启发工人的革命意识。这里曾成立山东省第一个工会组织和山东省第一个企业党支部,创造了两个“红色”第一。正因如此,也使得这里成为山东最早具有红色色彩的大型企业,其工业遗产也变成了山东省和济南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山东省党史教育基地。
浦铁路济南机器厂已有年历史
要追溯中车山东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的源头——津浦铁路局济南机器厂,需要先介绍一下津浦铁路。
津浦铁路,又称津浦线,是一条由天津通往南京浦口的铁路干线,全线于年(清光绪三十四年)开工建设,用时四年多,年(清宣统三年)9月全线南北分段通车。年(民国元年),济南泺口黄河铁路大桥建成,全线竣工通车。津浦铁路在徐州与陇海铁路交会,在南京浦口轮渡过江与当时的京沪线(今称沪宁线)连接,是中国近现代铁路交通的南北重要干线。济南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在胶济铁路通车后,逐步成为北上京、津,南下沪、宁,东联胶、莱的交通枢纽,也使济南由原来的政治中心城市,逐步发展成为华北主要的经济中心之一。
津浦铁路北起京奉铁路天津总站(现天津北站),途经沧州、德州、济南、泰安、兖州、滕州、徐州、宿县、蚌埠、滁县等地,南至南京浦口火车站,正线全长.83公里,设站85个。其中,津浦铁路在山东境内长.86公里,设有60个车站。津浦铁路以山东韩庄运河铁桥为界,由德英两国分别承建,北为德国承建,南为英国承建,因而又有北津浦和南津浦之说。
新中国成立后,年9月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建成通车,津浦线与沪宁线贯通运营,津浦铁路成为了京沪铁路的一部分,是中国最为繁忙的铁路线之一。
津浦铁路局济南机器厂,就是在津浦铁路修建过程中,为津浦铁路的运行维护,而配套建设的机车维修工厂。当时利用德国的贷款,由德国人设计、修建、监督管理。津浦铁路局济南机器厂始建于年,年4月1日建成正式投入生产,企业初建时间距今已经有年历史了。
据年出版的《图说槐荫老建筑》介绍,早在年,德国工程师在济南西部大槐树庄一个百年老槐树附近打下建厂的第一根标杆,并以此为中心扩展,进行设计建厂,同时设计了带有大槐树标志的厂标,是当时济南为数不多的大工厂之一,所以市民逐渐称它为“铁路大厂”。从此,尽管企业冠名变化多次,但在济南市民口中还习惯称作“铁路大厂”,已经成了济南的城市记忆。
德式洋楼德式水塔等老建筑保存完好
现在的中车山东机车车辆有限公司院内,除了有多座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车间仍在使用,还保留着企业初建时的一些老建筑遗存。在东门南侧不远处,就有一座德式老建筑改成的厂史馆,其对面露天停放着一辆老式的蒸汽机车。厂史馆就是原津浦铁路济南机器厂第一任德籍厂长道格米里的办公楼。在东门北侧不远处,是道格米里的寓所和高级职员的公寓两座德式小楼。现已成为企业安技保卫部和人力资源部的办公地。这三座德式建筑和年拆除的济南老火车站(原济南津浦铁路火车站),都是出自同一个德国设计师赫尔曼·费舍尔之手。由于津浦铁路火车站已经拆除,赫尔曼·费舍尔的外孙女西维亚女士近几年曾2次前来济南,都来这里追忆其外祖父百年前的设计作品,并对建筑的保护状态感到欣慰和满意。
道格米里办公楼是一幢两层砖木结构楼房。它坐北面南,石、砖混水墙,东西面阔约34米,南北深约18.6米,高约10米,占地面积约平方米。红瓦四坡顶屋面,其下的阁楼现已开辟成为厂史馆的陈列厅,陈列着许多展板和实物资料,房顶精巧别致的梁结构一览无余。
该建筑南立面建有一带金属盔顶的门廊,门廊立有两根仿希腊陶立克柱式的石柱。其入口大门上,初建时橡树叶造型的门把手,以及铜锁、铜钥匙、雕花等,依旧保存完好。楼内的木楼梯、木地板装饰考究,大部分也是原装。整体建筑呈对称式的设计,既带有典型的日耳曼风格,又融入了中国建筑元素,可谓中西合璧。年10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再看道格米里寓所,为二层木结构楼房,四坡大瓦顶,坐北面南,有半地下室,窗台以上为砖混水墙,东西面阔23.4米,南北深16.7米,占地面积平方米。道格米里寓所东侧为高级职员公寓,砖木结构,两坡大瓦顶,屋顶有天窗,坐北面南,有半地下室,石、砖混水墙,底层南侧有敞开式通廊,二层廊封闭为阳台。该建筑东西阔23.8米,南北深14.2米,占地面积平方米。
道格米里寓所西北方向有日式厂房一座,砖石钢结构,有南北两排结构相连、内部相通的单体建筑组成,屋顶为锯齿形,直面为采光窗,建筑东西阔72米,南北深22米,建筑面积平方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日式厂房东侧有一座50立方米的砖砌水塔,尽管现在已废弃,但从水塔高昂挺拔的外观,以及内侧木楼梯、木地板,内凹的曲线形坡屋顶,和拉长的拱形墙龛等造型奇特,不但窥见当时设计者独特的设计理念。该水塔竣工于年6月,早于企业开建就建成了,就是为工厂大规模开建提供必要的水源供应。站在水塔下,不由得惊叹这座百年水塔设计和建造的精巧精美。再往里走,厂区深处还有一座德式油库,是和水塔同期建成,当年是为建厂储备供应动力油料,油库基本保持着原来的风貌。
距离水塔不远处,还有一座叫做“四维亭”中式亭子,也已有百年历史。它是年所建,建筑用料为建设厂长寓所及高级职员公寓的余料,是企业内中方高级管理人员及家属休闲娱乐的地方。“四维”二字,出自管仲《国颂》文中“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广”。之所以取名“四维亭”,源于年9月,提倡“四维八纲”的孙中山从天津来济南时的一次演讲。孙中山在演讲中首先谈到的就是铁路问题,在铁路工人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出于对孙中山先生的敬仰,企业就把这个亭子取名“四维亭”。在四维亭旁边,是几栋20世纪五六十年代建设的职工公寓,红漆大门和廊柱颇具时代特点。
山东第一个企业党支部在这里创立
在企业厂史馆内,展陈的许多老照片和实物资料,见证着这家企业传承至今的红色基因。
当时的津浦铁路局济南机器厂,是年由德国人参与建设和管理,为维修津浦路机车而开办。德国资本主义的管理方式,决定了企业以最大限度地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为追求。据《山东革命历史档案资料选编》第二辑记载:“济南的产业概况,以济南津浦大厂为最大,新城兵工厂次之。工人们的生活最苦,每天工作时间在14至16小时以上。”《济南通史》近代卷记载:“津浦大厂工人月薪几元至几十元,而德人的月薪是二百五十至五百元。济南铁路大厂的工人饱受帝国主义的剥削和军阀、监工的压榨。工人们不堪盘剥,多次起来斗争,但因缺乏组织领导,不仅没有争取到利益,反而造成一些工人被开除,还有的被残忍杀害。
年发生的“五四运动”,给铁路大厂的工人们带来了新的觉醒。亲身参加五四运动的经历,让工人们更加渴望自由,摆脱被压迫状况的心情更加迫切。济南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为了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阶级的觉悟,发动工人起来抗争,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王尽美走进了“铁路大厂”。他在工厂内结识了李广义、薛文英等积极分子。通过交流,王尽美了解到工人的工作和生活情况。感受到许多工人渴求真理和革命的强烈愿望。从此,王尽美经常到铁路大厂,给工人们介绍苏俄革命的情况,他创办的《济南劳动周刊》也送给工人阅览,号召工人组织起来,争取做工厂的主人。同时,他还邀请李广义、薛文英等进步工人参加励新学会的活动,启发他们的革命意识。
年夏,津浦铁路浦镇机厂中华工会会长王荷波也来到“铁路大厂”。王尽美、王荷波亲自领导工人们开展了各种争夺权力的斗争,并于年6月成功建立了山东省第一个工会组织——大槐树机厂工会。随后,又在厂内秘密发展了十几名共产党员。年春,经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批准,在中大槐树北街程炳忠家,中共津浦铁路济南大槐树机厂支部正式成立。刘子久担任临时支部书记,后由李广义接任,共有16名党员。这是山东省成立的第一个企业党支部。从此,铁路大厂的工人运动有了坚强的组织领导。刘子久晚年曾回忆说:“年8月我来到济南。在年的冬天,我到津浦铁路济南大厂搞工运,找的第一个人是李广义。”
黄河铁路大桥一同入选全国工业遗产
津浦铁路济南火车站已经在年拆除,成了济南人永远难以抚平的遗憾和心理伤痛。济南市现存的津浦铁路主要工业遗产,除了铁路大厂,就是济南泺口黄河铁路大桥了,它们同时入选全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不妨也一并介绍一下这座百年老桥。
济南泺口黄河铁路大桥位于济南市天桥区泺口街道办事处泺口村北黄河之上。年初开工建设,年11月竣工。该工程耗费万两库银,用钢材吨。桥长度为.2米,宽9.4米,桁宽9.4米,共有12个孔,均为钢结构,钢梁均产自德国。桥墩建于粘夹细沙层上,桥墩台为气压箱基础和钢筋混凝土桩基础,桥墩面砌大蘑菇石,粗犷有力。桥头的守桥警卫室也是德式建筑,石基、砖墙、红瓦顶,小巧玲珑,日耳曼风格颇浓。
该桥是当时英德合修的津浦铁路的第一大工程,也是当时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悬臂梁式铁路大桥。多年来,曾历经战火的洗礼。新中国成立后,大桥一直由济南铁路局济南工务段负责检查、保养和维修。年秋,黄河发生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洪峰时,周恩来总理于8月6日晚亲临泺口黄河大桥视察,并做了重要指示。
由于常年失修,有一段时间这座大桥被废弃。年2月到年1月28日,国家对济南泺口黄河大桥进行了全面改造,大桥重新通车,不仅促进了济南乃至山东的交通发展,也为我国已废弃的数十座特大桥改造利用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
百年老“央企”多业并进生机勃发
按照流行的说法,中车山东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是“央企”。企业职工自豪地戏说,“我们企业从创建那天起就是‘央企’!”这样说确实有道理,因为企业初建时津浦铁路局济南机器厂就是由清政府贷款主导而建。
据中车山东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年以前,铁路大厂以修理蒸汽机车为主,创造并至今保持年修理蒸汽机车台、累计修理机车台的全国蒸汽机车修理最高纪录。
现在的中车山东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早已不是建厂时仅有的蒸汽机车和客车、货车的维修,而是多领域多方位发展。企业现在已成为以货车为主,多元产业协同发展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是中车欧洲高端货车制造供应商,成功向3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现在企业里的大型车间内,都有铁路线直通其中。有些铁路线仍保留着企业初建时的格局,只是钢轨由德国造变成了中国制造。那些替换下来的德制钢轨和少许国产汉阳造钢轨,有的摆放在厂史馆陈列,有的焊接成了输送管道的支架,见证着企业的百年辉煌。
在济南高新区的产业园,还有风电板块,专门从事风力发电设备及主要零部件研发、制造和销售,风力发电工程的设计、建设、运营和技术服务,在行业内已具有较强实力。公司还从事风电塔架、大型钢结构、压力容器、大型蓄能罐、新能源装备等产品的生产与制造。
另外,公司还是国内智能装配行业总体解决方案的专业提供商,拥有以智能装配、立体车库产品为核心,以起重机械、紧固件、气动工具、焊接设备等产品为依托的多元智能装配产业格局,开发出25层全自动仓储类立体车库,打破国外立体仓储在汽车应用市场的垄断。企业还具备以真空收集及水处理技术为核心,全系统环保解决交通、建筑、城镇建设等领域的供水—收集—处理—资源化利用的设计处理能力,相关产品处理系统已经陆续在青藏铁路线和B动车组等应用,旗下环保公司全程参与的全国第一个农村分散式污水治理项目典型案例已经在全国推广……
看着厂史馆里一个个新产品的实物和模型资料,一个生机勃发的百年企业形象清晰地展现在面前。
(大众报业·壹点文史研究院郭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