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压力容器 >> 压力容器前景 >> 未来五年市场监管怎么做这样规划
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强化全生命周期服务
深化简易注销登记改革
……
毛劲松摄
今天
南京市“十四五”重点专项规划
系列专题新闻发布会(第十四场)召开
市市场监管局介绍
《南京市“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
相关情况
▽
《规划》总结回顾了过去五年南京市场监管工作的成就,认真梳理分析了市场监管工作面临的形势与挑战,站在新起点面向新时代,谋划今后五年市场监管工作的发展目标和总体要求。
《规划》编制过程中,突出了“三个聚焦”:
聚焦助推高质量发展
聚焦助创高品质生活
聚焦助力高水平现代化治理
“十四五”期间的发展目标“十四五”时期,南京市场监管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提炼为:坚持“一个定位”、把握“四个着力点”、构建“五个体系”。即:01
紧扣服务“强富美高”总目标,始终坚持“全省一流、全国领先”的工作定位,切实扛起市场监管领域“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省会担当,
02把握好“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支持科技创新服务高质量发展、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防范化解安全风险助创高品质生活”等四个方面的着力点,03全力构建“五个体系”,即:高效率的市场准入体系、高质量的产业服务体系、高标准的安全保障体系、高效能的监管执法体系、高水平的质量基础体系。张健摄
力争到年符合特大城市治理规律、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现代化市场治理体系初步建立,法治完善、体制成熟、数智赋能、多元共治的市场治理格局逐步形成,要素自由流动、竞争公平有序、消费安全放心、主体充满活力的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市场监管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为南京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省会担当,续写“强富美高”新华章,助推全面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作出更大贡献。“十四五”期间的重点任务为实现上述目标将重点实施五个方面的具体任务全面打造宽松便捷的市场营商环境、安全放心的市场消费环境、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
(滑动查看全部)
一打造创新驱动“升级版”,激活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规划》提出,“十四五”末全市市场主体总量突破万户,与“十三五”末相比,市场主体总量增长一倍。围绕这一目标,《规划》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强化全生命周期服务,不断提升商事制度改革的精准性、服务创新的实效性,更好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
一是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力促各类市场主体“生得快”。研究制订市场主体倍增计划,最大限度释放社会创业创新潜力。推进“一照多址”改革,进一步放宽住所和经营场所登记限制。优化相关涉企生产经营审批程序,进一步扩大告知承诺在工业品生产许可、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等审批事项中的实施范围。推广“一业一证”、“一企一证”,扩大改革的行业范畴。深化食品生产许可改革,逐步放宽食品经营许可审批要求。深化市场监管领域“证照分离”改革,在更大范围和更多行业推动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提升市场准营高效化水平,催生更多市场主体加速涌现。
二是强化全生命周期服务,服务各类市场主体“长得好”。实施小微企业成长计划,持续深化“个转企”工作,推进小微企业主体提档升级。健全全程跟踪服务体系,加大对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企业的支持力度。深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培育“互联网+知识产权+金融”示范平台,推进知识产权风险投资和证券化试点工作。鼓励、支持开展专利、商标、股权等质押融资服务。持续强化涉企收费行为监管,确保国家收费减免政策惠及终端用户,帮扶企业解决“成长中的烦恼”。
三是深化简易注销登记改革,确保各类市场主体“退得出”。放宽简易注销登记的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进一步压减简易注销公告时间,提升市场退出快捷化水平。建立简易注销登记容错机制。强化司法清算与注销登记相衔接,进一步规范和简化强制清算和破产清算后的注销手续。完善企业强制退出制度,推动失联、“僵尸”企业吊销出清。推行歇业(休眠)制度,降低企业维持成本,破解创业“后顾之忧”。
二夯实质量基础“硬支撑”,提升强链补链新动能
紧扣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深入实施质量强市、标准化战略,加速提升技术支撑和创新引领能力,滋养最富活力的创新生态。重点实施“三大工程”:
一是实施质量提升工程。持续推进质量强市(区)建设,开展“全国质量品牌示范区”创建,不断增强质量强市软实力。深入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引导和鼓励企业争创中国质量奖、省长质量奖、市长质量奖。到年,全市培育争创中国质量奖(含提名奖)企业1家,江苏省省长质量奖(含提名奖)企业5家以上,江苏省质量信用AA级以上企业40家,80个江苏高端产品和服务品牌。
二是实施标准领跑工程。完善科技研发、标准研制与产业一体化推进机制,开展“标准化+”行动,积极主导国际、国家标准研制,支持“领跑者”企业标准转化上升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促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期间制定实施南京市地方标准项以上,新增国家级“领跑者”企业标准5项、省级“领跑者”企业标准10项,各领域创建国家级标准化试点示范5项以上、省级标准化试点20项以上,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南京经验。
三是实施质量技术服务提升工程。聚力推动“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和“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建设。鼓励支持设立贴近中小微企业需求和社区需求的“质量小站”。着力打造以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质量管理等为核心,以知识产权、品牌培育等为延伸的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为先进制造业提供质量更优、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服务支持。
三提升安全保障“精准度”,筑牢品质生活新防线
紧紧围绕安全韧性城市建设,加强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领域的风险防范,切实守住不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不出现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一是全面实施食品安全放心工程。推进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攻坚行动,集中力量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守护、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提升、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餐饮质量安全提升等系列攻坚行动。推进食品小作坊提档升级,持续规范小作坊生产经营行为。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制假售假、滥用食品添加剂、保健食品标签宣传欺诈等突出问题。推进智慧民生服务项目,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冷链物流管理标准和管理水平。深入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力争五年内食品安全指数评价覆盖全市,创成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二是全力加强药械安全监管。实施疫苗质量安全放心工程。深化经营环节药品安全隐患排查化解,完善对药品零售企业监督检查和抽查工作机制,更多地运用“四不两直”、飞行检查等方式,发挥监管的主动性、能动性,提高监管的靶向性、精准性。推进疫苗储运和预防接种环节质量监管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行疫苗电子追溯制度,确保新冠病毒疫苗质量安全、流向可控。完善疫苗联席会议平台体系和联动机制,实现疫苗协同高效管理。集中开展中药饮片质量、特殊药品、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互联网经营等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执业药师“挂证”、使用过期药品等违法行为。
三是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完善特种设备风险预警与应急处置平台功能,加强特种设备安全风险监控体系建设。深化化工生产企业压力管道、压力容器等重点设备专项整治工作,创新压力管道数字化治理手段,以“一库全面覆盖、一码唯一识别”提升压力管道监管水平。完善南京智慧电梯安全监管服务平台,持续提升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品牌影响力。
四打好竞争执法“组合拳”,维护公平竞争新秩序
围绕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立健全竞争政策实施机制,强化重点领域监管,切实保障公平公正竞争,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市场环境。
一是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强化竞争宣传倡导,传播公平竞争理念,提升公平竞争社会共识。依委托做好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等反垄断执法调查工作,依法制止资本无序扩张。严厉打击混淆、虚假宣传、商业贿赂、违法有奖销售、侵犯商业秘密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二是深化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强化传销综合治理,严厉打击网络新型传销行为,坚决遏制传销活动的滋生蔓延。加强市场价格监测预警,及时防控化解价格突发事件。加大对房地产、教育培训、金融、医疗、药品、保健品等重点领域违法广告的整治,加强对网络直播等互联网广告新业态的监管力度,严厉查处虚假违法广告。加大打击侵权假冒力度,探索建立重点产品追溯制度,强化线索发现、源头追溯、属地查处、联合监管等工作机制,对假冒伪劣商品的生产、流通、销售形成全链条打击,严厉查办一批有重大震慑力的侵权假冒案件。加强计量、标准和检验检测认证监管,规范检验检测认证市场竞争,维护统一的市场交易技术规则。
三是全链条保护知识产权。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机制,完善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体系,打造最严格知识产权保护城市。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力量建设,高水平建设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畅通从授权、确权到维权的全链条快速保护通道。加强电子商务平台的知识产权保护,完善海外知识产权纠纷预警防范机制,开展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加大海外维权援助政策支持力度,努力构建南京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化生态圈”。加强商贸流通领域知识产权监管,强化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强化对商标恶意抢注、知识产权恶意侵权与恶意诉讼的监管与防范。加强药品、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领域知识产权保护。
五拓展市场治理“协作圈”,凝聚社会共治新力量
聚焦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系统集成、协同优化,健全综合执法监管协调机制,提高精准监管、智慧监管水平,加快建立现代化市场治理新格局。
一是提升市场数字化治理水平。拓展智慧市场监管应用场景,推动建设“互联网+明厨亮灶”、电子商务行为监测、产品质量监管、特种设备监管等市场监管信息化系统。探索完善餐饮食品安全智慧监管系统、长三角地区共建食品安全信息追溯体系。完善农产品和食品质量追溯平台,推动主要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安全检测和追溯体系升级改造,优化运行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加快建设进口冷冻冷藏禽畜及水产品追溯体系。
二是推进市场信用监管。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江苏省市场监管信息平台,推动市场主体公共信息统一归集,年实现全市使用省市场监管信息平台的政府部门占应使用部门总数90%以上。发挥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联席会议作用,持续推进常态化跨部门联合抽查。完善市场主体“红黑名单”制度、失信联合惩戒机制,聚焦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知识产权等重点领域,积极推进跨行业、跨领域、跨部门的失信联合惩戒。完善信用分类监管机制,优化“双随机”抽查制度设计,针对不同风险等级、信用水平的检查对象采取差异化分类监管措施,合理确定、动态调整抽查比例、频次和被抽查概率,提高监管的精准性和靶向性。
三是完善协同监管机制。完善监管执法部门之间、市场监管部门与司法机关之间线索通报、证据移转、案件协查、联合办案以及检验鉴定结果互认等制度。建立健全跨行业合作、跨区协作、部门配合、整体联动的工作机制,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监管格局。推进重点领域联管,完善区域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舆情交流、应急协作、会商交流、信息追溯体系建设、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的联动协作机制,推动区域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监管政策及标准统一、检查员资格和检查结果互认、监管信息与资源共享,构建“信息互通、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人员互派”的区域协作体系。
四是深化市场社会共治。推动市场主体诚实守信,持续提高企业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和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支持行业协会、商会开展行业信用评价工作,建立健全企业信用档案,完善行业信用体系。鼓励社会公众参与监督。深化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成果,实施食品安全示范“百千万工程”,鼓励引导社会公众共同参与食品安全治理。加强与主流媒体合作,主动公开市场监管有关信息,回应社会关切,适时发布典型案件,震慑违法犯罪行为。探索建立行业、企业内部“吹哨人”制度,鼓励公众参与监督,共创良好市场环境。
“豆干Sir”摄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创新型企业积厚成势”南京让一切创意创造充分涌流素材来源
南京市市场监管局
编辑
小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