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修订记录
目的AIM:建立正确使用反应釜维护检修的规程。
范围SCOPE:
适用于反应釜维护检修。
责任RESPONSIBILITIES:
1.生产车间设备工程师负责制定本规程并监督实施。
2.反应釜专职维修人员负责执行本规程。
附表ATTACHEDFORMS:
规程PROCEDURE:
1.检修内容
1.1小修
1.1.1更换密封填料和所拆卸零部件的密封圈、垫。
1.1.2检查、研修机械密封的动静环,调整端面比压,清理疏通密封装置的润滑,冷却通路。
1.1.3检查、修理或更换阀门。
1.1.4检查、修理或更换进料管、压料管、温度计套管、视镜、液面计及其它附件。
1.1.5检查紧固螺栓。
1.1.6消除泄漏及其它缺陷。
1.2中修
1.2.1包括小修内容。
1.2.2电动机、减速机清理、检查、修理、换油。
1.2.3搅拌轴、搅拌器、联轴器、轴承检查、修理。
1.2.4检查釜体内部,测量壁厚,修补内部衬里层。
1.2.5内部换热蛇管查漏,修补或更换。
1.2.6安全阀、压力表、仪表、计量器具校验。
1.2.7修补防腐层、保温层。
1.3大修
1.3.1包括中修内容。
1.3.2修理或更换釜体,更换保温层。
1.3.3修理或更换釜体夹套,更换内部衬里层。
1.3.4基础、支座、支架检查修理。
1.3.5油漆、防腐。
1.3.6釜体做耐压试验。
2.检修方法及检修质量
2.1釜体
2.1.1更换条件
反应釜使用到一定年限,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予更换:
釜体壁厚均匀腐蚀超过设计规定的最小值;
釜体壁厚局部腐蚀超过设计规定的最小值,且腐蚀面积大于总面积的20%;
水压试验时,设备有明显变形或残余变形超过规定值;
因碱脆或晶间腐蚀严重,釜体或焊缝产生裂纹不能修复时;
瓷面损坏面积超过15%时或者损坏部位无法修复时;
超标缺陷(如:严重的结构缺陷危及安全运行;焊缝不合格;严重未焊透、裂纹等)而无法修复时。
2.1.2钢制釜体
a.壳体局部腐蚀,采用电弧堆焊法修补,若腐蚀面积较大,采用贴补法修理。
b.未穿透的裂纹。若裂纹深度小于壁厚的10%,且不大于1mm,可用砂轮将裂纹磨平,
并与金属表面圆滑过度即可。若裂纹深度小于壁厚的40%,可在裂纹深度范围铲出坡口,进行焊补,但裂纹两端宜钻小孔,以防止裂纹延伸。对于长裂纹,采用逐段退焊法,
(从裂纹两端逐段吧向中间焊)以降低焊接应力和变形。若裂纹深度超过壁厚的40%,应按穿透的窄裂缝处理。
c.穿透的窄裂缝。焊补前,在裂缝两端钻止裂孔,孔径稍大于裂缝宽度,并加工出坡口。当壁厚小于12mm时,采用V型坡口;当壁厚大于12mm时,采用X型坡口;施焊时,长度小于mm的裂缝可一次焊完;裂缝较长时,宜从裂缝两端向中间焊,不要划
圆弧,并采用多层焊。除应力集中的部位外,釜体上个部分的裂纹和穿透的窄裂缝,都允许进行焊补。
d.穿透的宽裂缝。宽裂缝应采用挖补法修理。挖补的长度应比裂缝长度大50~mm,
宽度应不小于mm,焊上的补板应与本体表面对齐,曲率半径应与本体一样。
e.不锈钢衬里鼓包。当衬里大面积变形且衬里鼓起高度与变形面积的平均直径之比小
于0.15时,宜采用充水升压法使已变形的衬里复原。对于变形面积不大的壳体或衬里,可采用机械顶压办法修理,但在矫正过程中应注意防止脆裂。
2.1.3铸铁釜体
对于铸铁釜体常见的砂眼、裂纹、点腐蚀或局部腐蚀等缺陷通常采用电弧冷焊修理。
焊补时应在裂缝端点外3~5mm处各钻一个止裂通孔。
2.1.4搪玻璃釜体
搪玻璃性脆易损坏,且热稳定性较差,检修时需注意保护瓷面,在规定的部位挂钩
或系绳起吊,施焊时须采取必要的降温措施。根据不同的损坏情况,可分别采用下
列修补方法。
a.耐拾金属填塞法。瓷面发现微孔时可用耐蚀金属材料作成塞子,直接打入微孔内。
b.瓷面损坏稍大时,用耐蚀金属螺栓和耐蚀材料衬垫紧谷雨于损坏瓷面上。
c.无机涂料修补法。将待修表面清理干净,先用15~20%稀硫酸除锈,再用10%苛性钠
溶液中和,然后用水冲洗,擦净,热空气吹干,最后将无机涂料涂复,缓慢加热固化。涂料重量比,辉缘岩粉:,细度80~目;氟硅酸钠:5,纯度>95%;水玻璃:95,比重1.48。
d.有机涂料修补法。步骤同上。有机涂料重量配比:环氧树脂:;邻苯二甲酸
二丁脂:15;间苯二胺:12~14;石墨(或其它填充料):50~。涂复后加热处理,温度80~℃,加热时要缓慢升温,全部固化后即可使用。
e.搪玻璃釜体法兰的紧固卡子的数目必须保持规定标准,且分布均匀。紧固卡子须沿
对角线方向对称、均匀拧紧,不得过力或一次拧紧。
2.1.5釜体修理的质量标准
a.焊缝与母材应圆滑过度。
b.焊缝局部咬边深度不得大于0.5mm,咬边连接长度不大于mm。
c.焊缝应无裂纹、未焊透、未熔合、夹渣、气孔等缺陷。
d.焊缝上的熔渣和两侧飞溅物应清除干净。
e.修补后不得出现十字焊缝,相邻的两筒间的纵缝及封头与相邻筒节的纵缝一贯错开,其间距应大于筒体厚度的三倍,且不小于mm。
f.焊缝的返修不宜超过两次。
g.焊条材质应选用正确,焊条、焊剂须烘干,随用随取。
h.施焊后的釜体须做液压强度试验。
进行液压强度试验时,应将釜内空气排净,待釜体壁温与液体温度接近时,缓慢升
压,在试验压力下保持10~30分钟,再降至最高工作压力进行检查,以无渗漏,无
可见的异常变形、试验过程中无异常响声为合格。带外保温层或不能观察其外表情
况的釜体,在最高工作压力下至少保持2小时,以压力不下降,无异常响声为合格。
i.要求进行气密性试验的釜体,应在液压试验合格后进行,试验所用气体的温度应不
低于5℃。
j.强度试验、气密性试验的试验压力见表5
表5MPa
2.2传动装置
2.2.1三角皮带传动
a.安装、找正带轮时,两带轮平行度不大于0.01a,两轮宽对称面轴向位移不大于
0.a(a为两轮实际中心距,单位:mm)。
b.带轮孔与轴的配合选用H7k6,表面粗糙度选用1.6/0.8。
c.三角皮带大张紧力要求均匀、适度。
d.带轮轮孔有裂纹,轮槽缺口或槽面严重磨损时应更换。
e.三角皮带磨损严重;带与槽底接触;皮带老化;裂纹;塑性扭曲应更换。
f.同一带轮上的三角皮带应同时更换。
2.2.2联轴器
a.联轴器孔与轴径选用H7k6配合,表面粗糙度选用1.6/0.8。
b.弹性联轴器的两个半联轴器的正、反两个方向的最大相对偏移允许值见表7.超过允
许值应更换已磨损的弹性圈、柱销等零件。
表6
表7
2.3搅拌装置
2.3.1搅拌轴弯曲时通常可用机械压力法进行调直。搅拌轴直线度为0.10mm/m,轴颈位置
直线度为0.04mm/m。
2.3.2搅拌轴与密封填料配合处磨损时,需微量机加工修圆,若磨损量大于0.5mm时应堆焊
后机加工,恢复图样尺寸。表面粗糙度0.8。
2.3.3搅拌器均匀腐蚀超过原厚度的30%时应更换。
2.3.4搅拌器局部腐蚀、裂纹、变形用焊补、整形、校正办法修复。搪玻璃搅拌器出现腐蚀、脱瓷等损坏情况时,按搪瓷修理方法修复。
2.3.5浆式、框式和锚式搅拌器的轴线应与浆叶垂直,垂直度为浆叶总长度的4/0,且
不得超过5mm。
2.3.6转速高于r/min的涡轮式,推进式搅拌器应作静平衡试验。可用去重发法或加重
法进行平衡,切除或增加的厚度均不得大于壁厚的1/4,衔接处要圆滑过渡。转速小
于r/min时,叶轮外径上的不平衡质量应不大于20g。
2.3.7涡轮式及推进式搅拌器的叶轮孔与搅拌轴颈选用H7/K6配合,表面粗糙选用1.6/0.8。
2.3.8滚动轴承使用专用工具拆卸,热装时油温为℃,严禁直接用火焰加热。
2.3.9在搅拌轴下端安装滚动轴承时,外圈不应压死,需留有0.5~1.0mm左右的轴向热伸缩
窜动量。
2.3.10滚动轴承的滚子与滚道表面应无腐蚀、坑疤、斑点,接触平滑无杂声。与滚动轴承
内孔配合的轴颈选用k6,表面粗糙度为0.8,与滚动轴承外圈配合的孔选用K7,表
面粗糙度为1.6。
2.3.11中间轴承,底部轴承的轴套与轴瓦的配合间隙见表8。
表8
2.4轴向密封装置
2.4.1填料密封
a.填料压盖与填料箱体的配合为H11/d11,压盖孔与轴的间隙为0.75~1.00mm(轴
径50~mm),搅拌轴与箱体的间隙为0.60~1.00mm(轴径50~mm)。
b.填料压盖与箱体的端面间隙应相等,误差不应大于0.3mm。
c.填料的材质及规格要使用正确,长短适度,各层填料的搭头须沿圆周方向等分错开,搭头切口为30°,切口平整,上下对齐。
d.填料须留有适当的压紧裕量。
e.应保证油环位置准确,油路畅通。
f.填料密封处轴的径向摆动量允许范围见表9。
表9
2.4.2机械密封
a.轴与密封腔的垂直度,一般为0.05mm,与密封腔的同轴度,一般为0.5mm,径向跳
动为1mm,轴向窜动量为1mm。
b.安装机械密封处,轴的表面粗糙度应不低于1.6。
c.密封腔内要保证清洁,动、静环的密封面粗糙度不应低于0.2,且盛水不渗漏。
d.端压比的调整要适当,既要有良好的润滑又尽量要减少泄漏。是密封面处于半液体
磨擦状态。
e.弹簧旋向要与轴的工作转向一致。
f.静环端面对轴线垂直度不应大于0.05mm。
g.安装好的机械密封,其动环应开启灵活可靠。
h.用手盘车,密封处转动轻松,无异常现象/
i.气密性试验时以不产生连续小气泡为合格。
2.5安全附件
2.5.1安全阀、爆破片、压力表按压力容器有关规定执行。
2.5.2液面计
a.液面计在安装使用前,应进行1.5倍液面计公称压力水压试验。
b.液面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停止使用,进行检修或更换。
超过检验周期;
玻璃板(管)有裂纹、破碎;
阀件固死;
经常出现假液位。
2.5.3其它仪表、信号联锁、安全装置等均应遵照有关规定执行。
2.6安装
2.6.1釜体安装水平允许误差为1mm/m。
2.6.2釜体安装标高允许误差为±5mm,经线和纬线的位置允许误差:
直径小于1m时为±5mm;
直径大于1m时为±8mm。
2.6.3压料管、温度计套管、加热蛇管与搅拌器的距离不小于40mm。
2.6.4两法兰间的偏斜值应小于1mm,法兰面间距应小于2mm,两法兰间只准加一个垫子,
不允许用多加垫子的办法来消除法兰面间距过大的缺陷。
2.6.5法兰密封面要光洁。无机械损伤、径向刻痕、严重锈蚀、焊疤、物料残迹等缺陷。
人、手孔盖板无明显变形,锈蚀,裂纹等缺陷。
2.6.6密封垫必须装正,并在垫的两表面涂上一层薄薄的鳞状石墨涂料。
2.6.7螺母在螺栓上要转动灵活,但不晃动,螺纹清洁。紧固法兰时,要求采用力矩扳手对
称均匀地分二至三次拧紧,拧紧力不得过度、不足、不匀。
2.6.8同一法兰上不允许混用不同材质和规格的螺栓。
2.6.9对于在升温或降温过程中需要热紧和冷紧的螺栓须遵守有关规定。
3.试车与验收
3.1试车前的准备工作。
3.1.1详细复查检修质量。
3.1.2彻底清理检修现场;认真检查釜内有无遗物,在确认无疑后,封闭人、手孔等。
3.1.3按工艺要求拆除盲板、打开或关闭与釜体连接的阀门。
3.1.4对转动部位加注润滑油。
3.1.5人工盘车,要求转动灵活,内部机件无碰撞声。
3.2试车
3.2.1专人负责送电。
3.2.2先空载点动,确定运转方向无误及无异常现象后,再正式启动空载运行。
3.2.3空载运行一小时,要求达到:
个部位润滑良好;
机械传动性能正常(包括噪音、振动、温度等);
电流稳定,不超过空载运行时的额定值;
搅拌轴密封部位径向跳动符合要求。
3.2.4空载试车合格后,加水试车四至八小时,然后加料试车不小于一个反应周期,要求达到:
密封良好,符合无泄漏标准;
仪表灵敏可靠;
滚动轴承温度不超过70℃,滑动轴承温度不超过60℃;
电动机,减速机运转平稳、温度正常;
管线、基础、支架无明显振动。
3.3验收
3.3.1试车合格后,对检修工作所掌握的各种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总结经验,找出问题,为
下次检修提出改进意见。
3.3.2办理验收手续,移交生产。验收的主要技术资料应包括:
检修记录;
耐压及气密性试验记录;
主要零部件的无损检验报告;
安全附件的检验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