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压力容器 >> 压力容器发展 >> 加油加气充电合建站一体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
从新能源产业政策分析,为了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缓解传统燃料汽车爆发式增长所面临的能源和环境压力,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04-18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通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年)》,《规划》制定了8年内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对新能源汽车发展路线以及扶持政策提出了明确要求。城市作为发展电动汽车的重点,利用现有加油加气站,特别是城区道路上加油站增设充电设施,是解决电动汽车应急充电需要,发展公共快速充电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在传统燃料汽车与电动汽车过渡阶段解决电动汽车充电问题,最便捷而有效的方式之一。
虽然新能源汽车的步伐虽然越来越快,但是,与之相关的充电设施却少之又少,其中最为车友们所担心的就是充电桩的建设,目前和电动汽车的比例在1:3.5。可以说是完全跟不上发展的趋势。根据《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年)》,预计到年我国电动汽车保有量将超过万量。配套充电基础设施需求也随之增长,年到年需要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超过1.2万座,分散式充电桩超过万个,以满足到时全国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截至年底,全国共建成公共充电桩28.89万个,私人充电桩29.54万个。充电桩整体规模滞后。以目前充电桩保有量来看,难以达到年万个充电桩的目标,就目前而言,目前制约充电桩发展的原因主要有:
1、场地限制:
充电桩的建设看似简单,其实它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程,因为要涉及到建设场地的问题。这就要一分为二了,第一个方面是场地的管理者不同意安装,因为新能源汽车的概念还未全面普及,许多管理者对它的了解不那么清晰,所以会担心引发火灾事故、或者安全事故等问题,所以两者之间很难达成一致的协议。
2、建设标准:
很多场地都难以满足充电桩的建设标准,尤其是一些年代久远的小区,电网线路比较老旧,满足不了高压需求。因为一般充电桩的用电会达到30千瓦左右,而很多小区的用电上限仅为8千瓦。这是让每一个企业都头疼的问题。
3、成本限制
成本是阻碍充电桩建设的主要原因,虽然新能源汽车在高速发展,但是目前的市场占有量仍不到百分之十,并且这里面还包括许多新锐汽车品牌,销售总量被稀释了。所以,落到每个汽车厂商里的销量也就屈指可数了。当利润和投出达不到统一的时候,厂家也不敢贸然行事的。
从环境保护分析,全面禁售燃油车最早从《巴黎协定》中出现,就是各国为了减少污染举办的世界气候变化大会通过的协议,欧洲和亚洲的很多国家都赞成实施,而其中实施全面禁售燃油车最早的国家是荷兰和挪威,时间定在年,而德国也表示在年开始实施,我国肯定也不会例外了。
截止到年4月,海南省目前都没有任何一家加油站具备“油、电、气”一体化的加油站,如果需要达到此目前海南省与之新能源汽车匹配的充电桩,由于场地与成本限制,只能在原有加油站进行改造,而改造难度与实施进度的闭环之大,成本之多,预计难以实施。
从能源再生情况分析,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我国由于人口众多,能源资源相对不足,人均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煤炭、石油、天然气人均剩余可采储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6%、7.69%和7.05%。目前又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能源资源的消耗强度高,消耗规模不断扩大,能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石油短缺和生态恶化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能源的短缺将直接影响各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而环境污染则直接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存。据研究资料显示,世界已探明的石油储量,按汽车现在消耗的速度,还能支撑40-70年。而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预计可以开采年。为了缓解能源的供需矛盾,国家在加大能源勘探和开发力度的同时,以降低能耗为目的,举全社会之力开展节能降耗工程,保证我国石油安全是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重点。
石油是当今世界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煤炭、天然气并列为世界能源的三大支柱。目前除天然气、煤炭以外,唯有石油可实现低成本、大面积开采,而且运输和储存技术已十分成熟,不仅广泛应用于工业、家用燃料和石油化工原料,而且已被公认为是一种高效的车用燃料。石油的开发利用以其储量大、高效而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石油资源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战略储备的主要方向之一。同时,天然气用于汽车动力技术早已成熟,由于价格于汽油相比节约50%以上,所以越来越多的出租车、公交车、轿车和货车都使用天然气为主要燃料。
1.1.7项目建设规模和内容
本项目根据工艺、公用专业要求,新建站房;加油岛、加油、气、电罩棚;地埋式储油罐区;加气罐区;辅助用房等建构筑物;以及站内供电、供水、排水系统等配套设施。
图表1-2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表
1.3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手册》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16-6)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4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石油天然气工程总图设计规范》SY/T-9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2-9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7-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5-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10-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09-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03-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15-9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13-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14-6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R-9
《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TSGD-9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年)》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海南省加油站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有关资料及调查资料
2.1.1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建立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
年国家对石油成品油行业的管理控制逐步由计划型向市场型转换的高速发展期,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后,根据相关的承诺,国内成品油市场将打破由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垄断经营的局面。跨国石油公司和国内企业必将大举进入,市场格局将发生深刻变化。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作为政府职能管理部门,对成品油经营销售单位的长期健康发展赋有不可推卸的监管责任。而在大变革来临之前,规划好整个行业的发展走向,绘制其发展蓝图,将有利于建立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有利于建立布局合理、竞争有序、功能完善的成品油销售服务网络体系,从而推动整个行业步入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轨道,为当地经济和企业的发展起到持续的推动作用。
2.1.2项目建设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推动成品油销售的同时,亦应该明确,推广使用天然气(L-CNG)是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推进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途径之一。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能源和土地紧缺的国家。传统燃煤,由于热转化效率不高,同时大量排放,及烟气,资源浪费、污染环境。在城镇及农村推广使用清洁能源、禁止使用传统燃煤是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投资拉动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面临污染环境和能源消耗比重大的双重压力,这将直径影响和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总体上表现为工业经济发展快速及资源缺乏的矛盾亦比较突出。电、天然气来源丰富,含碳量比汽、柴油及传统燃煤低,利用比较快,电、天然气清洁能源的使用,可有效减少CO2对地球性的排放污染,同时也对社会性污染排放的减少,有助于节约能源和改善环境,提升环境空气质量,对环保、节约土地资源更具有积极意义,可以获得较高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发展新型新能源汽车充电与天然气是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推进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途径之一。
2.1.3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使用成品油、充电桩和天然气是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业,发展特色经济,推进工业化进程,发展先进生产力,加快发展经济,优化资源配置引导生产力合理布局,推进城镇化建设,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海南省琼海市油、电、气合建站建设项目的建设,不仅能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满足各类用户的需求,优化投资环境,增加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为当地提供重要的基础设施保证,有当地其他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可推动城镇建设,有利于当地吸引投资,拉动琼海市经济增长。项目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使之为经济社会发展挥更大作用的需要。
目录1
前言8
第一章总论11
1.1项目概述11
1.1.1项目名称11
1.1.2项目建设单位11
1.1.3项目单位法定代表人11
1.1.4项目建设工期11
1.1.5项目建设性质11
1.1.6项目建设地址11
1.1.7项目建设规模和内容12
1.1.8项目总投资于资金来源12
1.1.9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3
1.2建设单位介绍15
1.3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15
1.4可行性研究范围16
1.6结论与建议16
1.6.1结论16
1.6.2建议17
第二章项目投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18
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8
2.1.1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建立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18
2.1.2项目建设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18
2.1.3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19
2.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9
2.2.1琼海市建设条件优越19
2.4.2本站成品油、电、气源供应有保障19
2.2.3政策与规划具备可行性20
第三章产业应用市场分析22
3.1天然气汽车及其燃料系统22
3.1.1我国为什么要发展天然气汽车22
3.1.2天然气汽车燃料22
3.1.3汽车用天然气的质量要求23
3.1.4天然气汽车及其分类24
3.1.5CNG汽车和汽油车的比较优势24
3.2我国L-CNG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25
3.2.1L-CNG发展现状25
3.2.2项目发展L-CNG汽车的发展动力和趋势26
3.2.3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趋势27
3.3海南省汽车拥有情况28
第四章土地利用与建设条件29
4.1土地利用29
4.1.1地址选择原则29
4.1.2建设地点29
4.1.3土地利用现状29
4.1.4用地方案29
4.2建设条件30
4.2.1自然条件30
4.2.2公共设施条件31
4.2.3施工条件31
4.2.4建筑材料31
4.2.5劳动力资源31
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32
5.1项目规划方案32
5.1.1方案设计原则32
5.1.2平面规划设计依据32
5.2总平面布局33
5.2.1方案布置依据33
5.2.2总平面布置33
5.2.3总图布置方案33
5.3土建工程方案35
5.3.1设计指导思想35
5.3.2建筑设计原则35
5.3.3建筑平面设计35
5.3.4结构设计35
5.4给排水设计37
5.4.1设计依据37
5.4.2水源37
5.4.3生活、运营给水系统37
5.4.4排水设计38
5.5供电设计38
5.5.1设计依据38
5.5.2变配电系统38
5.5.3动力及照明39
5.5.4线路39
5.5.5防雷及接地39
5.5.6电力供应40
第六章加油电气站工艺方案41
6.1工艺方案设计指导思想41
6.2加油系统技术方案41
6.2.1工艺简述41
6.2.2工艺流程框图41
6.3加气系统技术方案42
6.3.1LNG/CNG加气系统的组成42
6.3.2LNG/CNG加气系统工艺流程43
6.3.3直流充电桩设置44
6.3.4充电设施的设计45
6.4主要设备46
第七章消防与劳动安全卫生48
7.2加油加气站安全操作规程49
7.2.1加气站气瓶充装前、后检查操作规程49
7.2.2加气站气瓶充装操作规程49
7.2.3加气站压缩机操作规程50
7.2.4加气站储气瓶组操作规程51
7.2.5油品的危险有害特性52
7.2.6加油加气站经营过程中危险因素识别与分析54
7.3消防55
7.3.1防火等级及消防系统55
7.3.2消防措施及设施方案建设55
7.3.3灭火器配置56
7.4劳动安全与卫生56
7.4.1项目通用安全防护措施56
7.4.2施工管理措施57
7.4.3运营管理措施57
7.4.4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58
7.4.5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措施58
第八章环境保护59
8.1评价依据59
8.2评价分析原则59
8.3环境现状分析60
8.4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60
8.4.1大气保护60
8.4.2生态环境的保护60
8.4.3人群健康保护61
8.5运行期对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61
8.5.1水污染及保护措施61
8.5.2噪声污染及保护措施61
8.5.3固体废弃物污染及保护措施62
8.6环境影响评价62
第九章节能方案63
9.1节能原则63
9.2编制依据63
9.3主要能耗指标计算63
9.3.1用电63
9.3.2用水64
9.3.3综合能耗64
9.4节能措施64
9.4.1建筑节能64
9.4.2给水排水节能65
9.4.3工艺节能65
9.4.4电气节能65
第十章项目组织与管理66
10.1项目组织66
10.1.1组织原则66
10.1.2组织机构66
10.1.3劳动定员66
10.2项目管理66
10.3人员培训67
第十一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68
11.1估算依据68
11.1.1估算范围68
11.1.2估算依据68
11.2总投资估算68
11.2.1固定资产投资68
11.2.2流动资金71
11.3资金筹措与建设进度71
11.3.1资金筹措71
11.3.2建设进度71
第十二章财务分析73
12.1评价依据及方法73
12.1.1主要依据73
12.1.2评价方法74
12.2收入测算74
12.3销售税金及附加74
12.4总成本核算74
12.4.1项目外购原料以及动力74
12.4.2项目固定资产折旧与无形资产摊销75
12.4.3项目人员工资福利75
12.4.4项目修理费75
12.4.5项目成本总计75
12.5利润核算75
12.6财务评价分析75
12.6.1盈利能力分析75
12.6.2财务内部收益率77
12.6.3财务净现值FNPV77
12.6.4项目投资回收期Pt78
12.6.5总投资收益率(ROI)78
12.7财务生存能力分析78
12.8不确定性分析79
12.9评价结论79
第十三章项目招投标管理80
13.1编制依据80
13.2招标原则80
13.2.1公开原则80
13.2.2公平原则80
13.2.3公正原则80
13.2.4诚信原则81
13.2.5独立原则81
13.2.6接受行政监督原则81
13.3招标方案81
13.3.1招标范围81
13.3.2招标组织形式81
13.3.2招标方式82
13.4评标要点82
第十四章社会稳定风险评估83
14.1评估意义83
14.2评估原则83
14.3风险调查83
14.4项目的组织运作问题85
14.5风险估计85
14.6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85
14.7风险等级及结论86
第十五章社会效益分析88
15.1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88
15.2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88
第十六章结论与建议90
16.1结论90
16.2建议90